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文章详情
习舞有门道 不适易伤身
——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资深教师深度解析科学习舞之道
来源:青少年创新科技网 时间:2025-02-14

  4岁女孩下腰导致脊髓损伤,7岁女孩舞蹈课练独立下腰险瘫痪,10岁的佳木斯女孩在学习舞蹈过程中受伤导致高位截瘫。近年来此类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引起公众的警觉。如何避免在舞蹈练习过程中意外受伤?怎样练舞才是科学合理的?不久前记者采访到了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3位资深舞蹈教师,她们从其专业的角度就此做出了解答。

  修身养性,正身清心。“一方面,舞蹈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改善记忆力、增强身体免疫力;另一方面,舞蹈也能培养个人艺术情操,修身养性,培养个人气质。”在谈到舞蹈的妙处时,舞蹈教育教研室主任陈静老师如是说。

  陈静老师从事舞蹈教学多年,在她看来,舞蹈的精彩不是在于运用了多少技术技巧,而是在于舞者有没有很好地诠释每个舞蹈的精神,其呼吸、情感以及节奏区分,或者动作之间的连接,随着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不断挑战自我、探索未知的过程。

  当孩子蹒跚学步时,有心的妈妈已经开始和孩子一起做节奏、韵律方面的练习,陈静老师认为,4岁是孩子开始学习舞蹈的最好时期,但学习课时不易过长,一般为1小时左右,不宜超过1.5小时。如果孩子具有舞蹈天赋,有意愿进行专业舞蹈学习,10岁以上为最佳时间。因为专业舞蹈训练强度大、时间长,对于10岁以下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十分不利的。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孩子更早地接触舞蹈,家长可以利用一些传播媒介有意识地带领孩子观看舞蹈表演,让孩子从中感受到舞蹈的优美,从而激发孩子的舞蹈情趣,为孩子接受、学习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例如家长可以在窗户上剪贴一些舞蹈造型的窗花、墙壁上剪贴一些舞蹈形体图、书橱里为孩子添置一些舞蹈画册等,让孩子在观察、模仿、阅读中潜移默化地爱上舞蹈。

  但舞蹈的训练需要缜密、严谨的理论做基础。表演教研室王晓丽老师介绍说:“在舞蹈教学训练中,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例如正确的站、立、蹲、跳等动作姿态。其次要对身体各部分进行全面训练,但不宜在坚硬的地面上反复进行起跳等练习,同时要避免做过多的由高处向下跳的练习。在舞蹈专业训练中,也不宜过早安排力量性练习,应以自身重量的练习为主,采取交替进行的方法。当学生肌肉纵向发展时,宜采取肢体拉伸的练习,如弹跳和支撑自己体重的力量练习,力量练习则安排在青春发育期后期较为合适。”

  那么在跳舞中如何预防意外呢?儿童教研室主任白荣丽老师认为,教师、父母和孩子三者都需要提高警惕。对教师而言,除了必须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外,还要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逐步推进,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动作,不应过早地让孩子学一些有难度的技巧性动作。父母要仔细学习老师是如何帮助孩子完成这些动作的,掌握正确的方法后在家里辅导孩子进行练习。只有科学地学习舞蹈,才能尽享舞蹈为我们带来的欢愉。

本报记者 李佳琪 杨凯飞

  4岁女孩下腰导致脊髓损伤,7岁女孩舞蹈课练独立下腰险瘫痪,10岁的佳木斯女孩在学习舞蹈过程中受伤导致高位截瘫。近年来此类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引起公众的警觉。如何避免在舞蹈练习过程中意外受伤?怎样练舞才是科学合理的?不久前记者采访到了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3位资深舞蹈教师,她们从其专业的角度就此做出了解答。

  修身养性,正身清心。“一方面,舞蹈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改善记忆力、增强身体免疫力;另一方面,舞蹈也能培养个人艺术情操,修身养性,培养个人气质。”在谈到舞蹈的妙处时,舞蹈教育教研室主任陈静老师如是说。

  陈静老师从事舞蹈教学多年,在她看来,舞蹈的精彩不是在于运用了多少技术技巧,而是在于舞者有没有很好地诠释每个舞蹈的精神,其呼吸、情感以及节奏区分,或者动作之间的连接,随着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不断挑战自我、探索未知的过程。

  当孩子蹒跚学步时,有心的妈妈已经开始和孩子一起做节奏、韵律方面的练习,陈静老师认为,4岁是孩子开始学习舞蹈的最好时期,但学习课时不易过长,一般为1小时左右,不宜超过1.5小时。如果孩子具有舞蹈天赋,有意愿进行专业舞蹈学习,10岁以上为最佳时间。因为专业舞蹈训练强度大、时间长,对于10岁以下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十分不利的。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孩子更早地接触舞蹈,家长可以利用一些传播媒介有意识地带领孩子观看舞蹈表演,让孩子从中感受到舞蹈的优美,从而激发孩子的舞蹈情趣,为孩子接受、学习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例如家长可以在窗户上剪贴一些舞蹈造型的窗花、墙壁上剪贴一些舞蹈形体图、书橱里为孩子添置一些舞蹈画册等,让孩子在观察、模仿、阅读中潜移默化地爱上舞蹈。

  但舞蹈的训练需要缜密、严谨的理论做基础。表演教研室王晓丽老师介绍说:“在舞蹈教学训练中,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例如正确的站、立、蹲、跳等动作姿态。其次要对身体各部分进行全面训练,但不宜在坚硬的地面上反复进行起跳等练习,同时要避免做过多的由高处向下跳的练习。在舞蹈专业训练中,也不宜过早安排力量性练习,应以自身重量的练习为主,采取交替进行的方法。当学生肌肉纵向发展时,宜采取肢体拉伸的练习,如弹跳和支撑自己体重的力量练习,力量练习则安排在青春发育期后期较为合适。”

  那么在跳舞中如何预防意外呢?儿童教研室主任白荣丽老师认为,教师、父母和孩子三者都需要提高警惕。对教师而言,除了必须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外,还要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逐步推进,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动作,不应过早地让孩子学一些有难度的技巧性动作。父母要仔细学习老师是如何帮助孩子完成这些动作的,掌握正确的方法后在家里辅导孩子进行练习。只有科学地学习舞蹈,才能尽享舞蹈为我们带来的欢愉。

本报记者 李佳琪 杨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