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它们又来了!”“去年就听说红嘴鸥来了,今年数量明显增多,学校特意组织孩子们出来近距离看海鸥,太惊喜了!”……三月的太原汾河湿地公园突然变成了“魔法世界”,一群穿着白礼服的“空中舞者”如约而至,闯入人们的视野。这群从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精灵,为何选择在汾河停留?它们的身上,又藏着哪些关于生命与自然的奇妙密码?
太原成为“候鸟驿站”
在国内,云南昆明滇池、江苏太湖、上海崇明岛等地都是红嘴鸥的经典越冬地。太原位于红嘴鸥迁徙路线的“中转站”上,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红嘴鸥在此短暂停留。
红嘴鸥的“做客”并非偶然,太原市十余年来对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治理功不可没。20年前的汾河部分水域,曾因遭遇严重工业污染被称为“黑水河”,鱼虾绝迹,鸟类罕至。“太原市作为汾河流域的重要城市,十余年来不断加强汾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河道、岸线的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全力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通过治污、调水、清淤、增湿、绿岸等一系列措施,汾河太原段的水环境越来越好,更容易吸引水鸟栖息和繁衍。”山西省生态环境规划和技术研究院生态气候部博士李德鹏说。
汾河水质改善的同时,水生生物多样性也发生着积极的变化。根据山西省生态环境规划和技术研究院对汾河水生生物多样性的调查,近年来,太原汾河湿地公园的水生生物多样性明显得到改善,物种更加丰富,麦穗鱼、高体鳑鲏、彩石鲋等物种的种群已经初具规模,这些都能成为红嘴鸥的美食。
正因为太原汾河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能够满足多种鸟类的栖息和觅食需求,这里也就成为红嘴鸥迁徙途中的重要“驿站”。
生态系统的“活指标”
红嘴鸥对环境污染极其敏感:羽毛中的重金属含量能反映水体污染程度,种群数量波动与湿地面积变化直接相关,停留时间长短能指示气候异常。今年3月初,首批北归的红嘴鸥飞抵汾河湿地,数量较往年增长了近三成,这些数据成为评估区域生态质量的重要依据。
红嘴鸥的到来,带动了整个汾河湿地的生态繁荣。它们的排泄物富含氮磷,能促进水生植物生长;其捕食行为有助于帮助鱼类淘汰病弱个体,维持鱼群健康;废弃的巢材可成为其他鸟类的筑窝材料。如今,汾河湿地已有165种鸟类在这里安家,包括黑鹳、白鹭等珍稀品种。
做个合格的“鸥类研究员”
随着“太原海鸥”的话题持续登上社交平台热搜,近日,汾河湿地公园日均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市民李爷爷就常带孙子来看鸟,小朋友已经能说出十几种鸟的名字。不过,业内人士也提醒鸟类爱好者,和鸟儿交朋友要注意距离,也不要随意给红嘴鸥喂食。
李德鹏介绍,“长期投喂可能导致野生鸟类对人类产生依赖,降低它们的野外觅食能力,甚至可能影响候鸟的正常迁徙。因此,提倡文明观鸟很有必要。”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鸟类翩跹而至,太原市民的环保意识也在悄然提升。“以前,有人用石头砸鸟,现在,大家则主动清理岸边垃圾。”正如市民李大爷所言,“看着这些精灵在蓝天上翱翔,我们更有信心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
(薛梓桐)
“快看!它们又来了!”“去年就听说红嘴鸥来了,今年数量明显增多,学校特意组织孩子们出来近距离看海鸥,太惊喜了!”……三月的太原汾河湿地公园突然变成了“魔法世界”,一群穿着白礼服的“空中舞者”如约而至,闯入人们的视野。这群从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精灵,为何选择在汾河停留?它们的身上,又藏着哪些关于生命与自然的奇妙密码?
太原成为“候鸟驿站”
在国内,云南昆明滇池、江苏太湖、上海崇明岛等地都是红嘴鸥的经典越冬地。太原位于红嘴鸥迁徙路线的“中转站”上,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红嘴鸥在此短暂停留。
红嘴鸥的“做客”并非偶然,太原市十余年来对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治理功不可没。20年前的汾河部分水域,曾因遭遇严重工业污染被称为“黑水河”,鱼虾绝迹,鸟类罕至。“太原市作为汾河流域的重要城市,十余年来不断加强汾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河道、岸线的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全力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通过治污、调水、清淤、增湿、绿岸等一系列措施,汾河太原段的水环境越来越好,更容易吸引水鸟栖息和繁衍。”山西省生态环境规划和技术研究院生态气候部博士李德鹏说。
汾河水质改善的同时,水生生物多样性也发生着积极的变化。根据山西省生态环境规划和技术研究院对汾河水生生物多样性的调查,近年来,太原汾河湿地公园的水生生物多样性明显得到改善,物种更加丰富,麦穗鱼、高体鳑鲏、彩石鲋等物种的种群已经初具规模,这些都能成为红嘴鸥的美食。
正因为太原汾河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能够满足多种鸟类的栖息和觅食需求,这里也就成为红嘴鸥迁徙途中的重要“驿站”。
生态系统的“活指标”
红嘴鸥对环境污染极其敏感:羽毛中的重金属含量能反映水体污染程度,种群数量波动与湿地面积变化直接相关,停留时间长短能指示气候异常。今年3月初,首批北归的红嘴鸥飞抵汾河湿地,数量较往年增长了近三成,这些数据成为评估区域生态质量的重要依据。
红嘴鸥的到来,带动了整个汾河湿地的生态繁荣。它们的排泄物富含氮磷,能促进水生植物生长;其捕食行为有助于帮助鱼类淘汰病弱个体,维持鱼群健康;废弃的巢材可成为其他鸟类的筑窝材料。如今,汾河湿地已有165种鸟类在这里安家,包括黑鹳、白鹭等珍稀品种。
做个合格的“鸥类研究员”
随着“太原海鸥”的话题持续登上社交平台热搜,近日,汾河湿地公园日均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市民李爷爷就常带孙子来看鸟,小朋友已经能说出十几种鸟的名字。不过,业内人士也提醒鸟类爱好者,和鸟儿交朋友要注意距离,也不要随意给红嘴鸥喂食。
李德鹏介绍,“长期投喂可能导致野生鸟类对人类产生依赖,降低它们的野外觅食能力,甚至可能影响候鸟的正常迁徙。因此,提倡文明观鸟很有必要。”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鸟类翩跹而至,太原市民的环保意识也在悄然提升。“以前,有人用石头砸鸟,现在,大家则主动清理岸边垃圾。”正如市民李大爷所言,“看着这些精灵在蓝天上翱翔,我们更有信心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
(薛梓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