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文章详情
“朝三暮四”中的“三”指什么?
来源:青少年创新科技网 时间:2025-07-09

  你知道“朝三暮四”这个成语里的“三”指什么吗?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个普通的数字,用来形容反复无常。但真相藏在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寓言里,那个“三”竟然和一群猴子的早餐有关!

  《庄子·齐物论》有这样一个故事:狙公赋芧,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毕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宋国有一个养猴人,大家都称他为“狙(古书里指猕猴)公”,他养了一群猕猴,能理解猕猴的意思;猕猴也懂得狙公的心意。

  他每天都要给猕猴分发橡子(坚果的一种)当口粮。某年收成不好,狙公不得不和猴子们商量:“以后早上给你们三个橡子,晚上四个,怎么样?”猴子们一听都跳起来,个个龇牙咧嘴表示抗议。狙公见状,马上改口:“那早上四个,晚上三个,总行了吧?”猴子们立刻转怒为喜,趴在地上表示高兴。这便是成语“朝三暮四”的出处。

  你看明白了吗?这里的“三”和“四”都是实指橡子的数量,并非虚数。庄子用此寓言讽刺那些,执着于表面形式而忽略实质的人,就像那群被数字游戏愚弄的猴子。

  其实庄子想说的是,无论是“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总数都是七个橡子,本质没有任何改变。人们常常像猴子一样,被表象迷惑,为形式上的变化而喜怒。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逐渐地脱离了其原本的意思,进而演变成用来形容人反复无常、变化多端、谴责那些说话办事不负责任的人的含义。就如同成语里的那些猴子一般,我们也在悄无声息之中,改变了它的本来面貌。

  下次当你听到“朝三暮四”的时候,不妨好好想想那群为橡子数量而斤斤计较的猴子。庄子的这个寓言,虽说简单,却点破了人性中一个永恒的弱点——我们太过于容易被形式所左右,从而忽略了实质的不变。

  (国 学)


  你知道“朝三暮四”这个成语里的“三”指什么吗?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个普通的数字,用来形容反复无常。但真相藏在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寓言里,那个“三”竟然和一群猴子的早餐有关!

  《庄子·齐物论》有这样一个故事:狙公赋芧,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毕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宋国有一个养猴人,大家都称他为“狙(古书里指猕猴)公”,他养了一群猕猴,能理解猕猴的意思;猕猴也懂得狙公的心意。

  他每天都要给猕猴分发橡子(坚果的一种)当口粮。某年收成不好,狙公不得不和猴子们商量:“以后早上给你们三个橡子,晚上四个,怎么样?”猴子们一听都跳起来,个个龇牙咧嘴表示抗议。狙公见状,马上改口:“那早上四个,晚上三个,总行了吧?”猴子们立刻转怒为喜,趴在地上表示高兴。这便是成语“朝三暮四”的出处。

  你看明白了吗?这里的“三”和“四”都是实指橡子的数量,并非虚数。庄子用此寓言讽刺那些,执着于表面形式而忽略实质的人,就像那群被数字游戏愚弄的猴子。

  其实庄子想说的是,无论是“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总数都是七个橡子,本质没有任何改变。人们常常像猴子一样,被表象迷惑,为形式上的变化而喜怒。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逐渐地脱离了其原本的意思,进而演变成用来形容人反复无常、变化多端、谴责那些说话办事不负责任的人的含义。就如同成语里的那些猴子一般,我们也在悄无声息之中,改变了它的本来面貌。

  下次当你听到“朝三暮四”的时候,不妨好好想想那群为橡子数量而斤斤计较的猴子。庄子的这个寓言,虽说简单,却点破了人性中一个永恒的弱点——我们太过于容易被形式所左右,从而忽略了实质的不变。

  (国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