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客> 文章详情
国际生物奥赛金牌背后的热爱与坚持——专访中国代表队成员、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武知远
来源:青少年创新科技网 时间:2025-09-02

  “为国争光,我们做到了!”北京时间7月26日,第36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IBO)颁奖典礼现场,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武知远与队友激动相拥。这不仅是中国再次在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斩获金牌,更是山西在该竞赛金牌榜上实现的历史性“零的突破”。赛场上,作为中国代表队核心成员的武知远及其团队表现卓越,不仅以全员金牌的绝对优势勇夺团体冠军,更包揽此次竞赛个人总分前三名。

b88b01a0b1a4deccf836a44ad6b0184.jpg

荣誉背后:兴趣点燃探索热情

  “得知成绩的那一刻,我们全都跳了起来,紧紧抱在一起。”武知远在近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回忆道,“看着国旗为我们升起,那种自豪感无法用语言形容。”这枚奖牌,不仅仅是个人荣誉,更填补了山西在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榜上的空白。

  相关资料显示,山西在物理、化学等国际奥赛舞台上曾有过辉煌,但生物学领域的国际金牌始终是空白。武知远的这枚金牌,标志着山西在基础学科,特别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拔尖人才培养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武知远与生物学的缘分,早在童年时期就已萌芽。“父母很少管我学习,让我自由发展,自己管理时间。”他说。尽管父母采取的是“放养式”教育,母亲却有意为他播下了一颗兴趣的种子——家中书架上那本被母亲放在最显眼位置的《动物探索》,是他生物学启蒙的重要读物。此前,武知远的母亲刘晓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这是武知远两三岁时收到的第一本探索生命的书,她会一遍遍地给孩子讲述书中每一种动物的故事。

  2022年,武知远考入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并入选该校“追梦之旅”理科夏令营。2023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第32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银牌。2024年8月,武知远获得第33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经过半年的高强度训练和层层选拔,凭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和出色的综合能力,他最终入选国家队。

  “出战第36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对于中国选手来说,由于经历了更专业、更严苛的训练,基础知识更扎实、实验操作更熟练。”武知远说。

脚踏实地:从实验室到领奖台

  自从进入竞赛班,武知远便沉浸于生物学的浩瀚海洋,每天奔走在教室与实验室间,把对生物学的热爱变成一次次实验的突破。“实验室的显微镜下藏着另一个世界,我喜欢在这个世界探索的感觉。”他说。

  面对生物学竞赛涉及的大量专业理论,武知远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这是他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在比赛中遇到从未见过的难题时,他通常会先保持冷静,然后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分析。

  生物竞赛常涉及多学科交叉,武知远特别注重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来辅助生物学研究。“化学、物理甚至数学知识都对理解生物学概念有帮助。跨学科思维能够帮助我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法。”

  备赛过程中,武知远也曾经历过低谷期,“有时候,实验连续几天没有进展,会感到沮丧。”这时候,他通常会暂时放下书本,做一些喜欢的运动,或者与队友、教练交流,调整好心态,重新投入“战斗”。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生物竞赛教练贺烽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评价:“武知远的学习能力特别强,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更可贵的是,他真正享受生物学的学习过程,这对他而言不是负担,而是快乐。”

金牌之后:科学之路刚刚启航

  8月18日,武知远赴北京大学报到。对于未来,他已经有了清晰的规划,“我计划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深入学习,希望能够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打好基础,未来为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武知远坚信,青少年通过深入学习基础学科,未来可以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基础学科是所有技术进步的源泉,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在科技领域实现真正的创新和突破。”

  对于如何看待“金牌”与“科学探索”之间的关系,武知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金牌是对过去努力的认可,但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金牌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他寄语热爱生物学的学弟学妹们:“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困难而放弃,每一次突破都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武知远也特别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没有人是孤岛。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知识和经验,能够让我们走得更远。”

  他鼓励青少年要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参与过程中不仅仅是追求荣誉,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来深化理论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做实验,亲眼见证科学原理的应用,那种兴奋和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展望未来,武知远满怀信心,他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能够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取得成就。同时,他也希望成为更多青少年的榜样,激励他们勇敢追求科学梦想,共同推动国家科技的发展。

  (白金鑫)


  “为国争光,我们做到了!”北京时间7月26日,第36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IBO)颁奖典礼现场,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武知远与队友激动相拥。这不仅是中国再次在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斩获金牌,更是山西在该竞赛金牌榜上实现的历史性“零的突破”。赛场上,作为中国代表队核心成员的武知远及其团队表现卓越,不仅以全员金牌的绝对优势勇夺团体冠军,更包揽此次竞赛个人总分前三名。

b88b01a0b1a4deccf836a44ad6b0184.jpg

荣誉背后:兴趣点燃探索热情

  “得知成绩的那一刻,我们全都跳了起来,紧紧抱在一起。”武知远在近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回忆道,“看着国旗为我们升起,那种自豪感无法用语言形容。”这枚奖牌,不仅仅是个人荣誉,更填补了山西在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榜上的空白。

  相关资料显示,山西在物理、化学等国际奥赛舞台上曾有过辉煌,但生物学领域的国际金牌始终是空白。武知远的这枚金牌,标志着山西在基础学科,特别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拔尖人才培养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武知远与生物学的缘分,早在童年时期就已萌芽。“父母很少管我学习,让我自由发展,自己管理时间。”他说。尽管父母采取的是“放养式”教育,母亲却有意为他播下了一颗兴趣的种子——家中书架上那本被母亲放在最显眼位置的《动物探索》,是他生物学启蒙的重要读物。此前,武知远的母亲刘晓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这是武知远两三岁时收到的第一本探索生命的书,她会一遍遍地给孩子讲述书中每一种动物的故事。

  2022年,武知远考入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并入选该校“追梦之旅”理科夏令营。2023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第32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银牌。2024年8月,武知远获得第33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经过半年的高强度训练和层层选拔,凭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和出色的综合能力,他最终入选国家队。

  “出战第36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对于中国选手来说,由于经历了更专业、更严苛的训练,基础知识更扎实、实验操作更熟练。”武知远说。

脚踏实地:从实验室到领奖台

  自从进入竞赛班,武知远便沉浸于生物学的浩瀚海洋,每天奔走在教室与实验室间,把对生物学的热爱变成一次次实验的突破。“实验室的显微镜下藏着另一个世界,我喜欢在这个世界探索的感觉。”他说。

  面对生物学竞赛涉及的大量专业理论,武知远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这是他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在比赛中遇到从未见过的难题时,他通常会先保持冷静,然后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分析。

  生物竞赛常涉及多学科交叉,武知远特别注重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来辅助生物学研究。“化学、物理甚至数学知识都对理解生物学概念有帮助。跨学科思维能够帮助我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法。”

  备赛过程中,武知远也曾经历过低谷期,“有时候,实验连续几天没有进展,会感到沮丧。”这时候,他通常会暂时放下书本,做一些喜欢的运动,或者与队友、教练交流,调整好心态,重新投入“战斗”。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生物竞赛教练贺烽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评价:“武知远的学习能力特别强,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更可贵的是,他真正享受生物学的学习过程,这对他而言不是负担,而是快乐。”

金牌之后:科学之路刚刚启航

  8月18日,武知远赴北京大学报到。对于未来,他已经有了清晰的规划,“我计划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深入学习,希望能够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打好基础,未来为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武知远坚信,青少年通过深入学习基础学科,未来可以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基础学科是所有技术进步的源泉,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在科技领域实现真正的创新和突破。”

  对于如何看待“金牌”与“科学探索”之间的关系,武知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金牌是对过去努力的认可,但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金牌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他寄语热爱生物学的学弟学妹们:“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困难而放弃,每一次突破都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武知远也特别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没有人是孤岛。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知识和经验,能够让我们走得更远。”

  他鼓励青少年要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参与过程中不仅仅是追求荣誉,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来深化理论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做实验,亲眼见证科学原理的应用,那种兴奋和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展望未来,武知远满怀信心,他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能够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取得成就。同时,他也希望成为更多青少年的榜样,激励他们勇敢追求科学梦想,共同推动国家科技的发展。

  (白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