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冠军,我很开心。最初,我只是把记忆法当作兴趣爱好,没想到能取得这个成绩。”在刚刚结束的2025杭州(国际)记忆公开赛总决赛上,来自山西的11岁少年马赫如是说,稚嫩的脸上满是笑容。
赛场“酿造”记忆奇迹
8月24日,杭州的暑气尚未褪去,一场智力与记忆力的较量在杭州(国际)记忆公开赛如火如荼地展开。马赫凭借出色的表现,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国际记忆公开赛冠军,并达到“国际记忆大师”标准。据悉,在记忆竞赛领域,“国际记忆大师”称号是许多专业选手终生追求的目标,获得该称号需要同时达到三项标准:5分钟快速数字记忆160个以上、30分钟随机数字记忆600个以上、2分钟内记忆一副完整的扑克牌。
对于这一成绩,马赫直呼“意外”。从对记忆竞赛一无所知,到站上冠军领奖台,他仅用了半年时间。凭借着山西人基因里“醋坛子”般的踏实劲儿,马赫“酿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冠军奇迹。
此次杭州(国际)记忆公开赛云集了众多记忆高手,比赛不仅考验选手们的智力,更挑战心理与技巧。面对紧张刺激的比赛,马赫在快速数字、马拉松数字和快速扑克三个核心项目中,展现出超越年龄的专注与记忆能力,赢得评委和观众的一致赞誉。
“当其他同龄孩子还在玩手机游戏时,马赫已经在世界级的竞赛舞台上展现了中国儿童的风采。”此次赛事教育顾问评价道。
科学训练颠覆认知
提到夺冠,很多人会将其归功于天赋。马赫的成长轨迹,却足以颠覆这一刻板印象。
在快速数字记忆项目,他最初的测试成绩仅有20分,与记忆高手毫不沾边。然而,凭借科学训练,他不断突破自我,最终取得5分钟208分的个人最好成绩,实现了十倍的惊人提升。更令人惊叹的是,仅经过7次训练,马赫就在马拉松数字记忆项目中取得30分钟658分的优异成绩。快速扑克记忆项目也从赛前稳定的1分40秒,到比赛时突破至1分20秒。“记忆不是天赋,而是一种可以训练的技能。”马赫坦言,找到正确的记忆方法,远比机械重复的死记硬背重要得多。
马赫的成功,还得益于“间歇式强化训练”——每周六2小时的固定训练,再加上暑期连续20天的记忆大师班强化集训。这种训练模式不仅打破了时间堆砌才能出成绩的传统思维,还让马赫实现了从零基础到国际记忆大师的跨越。
马赫的教练这样总结:“马赫的成功关键在于训练质量和专注度,而不是训练时长。每次训练,马赫都全神贯注,效率极高。”
多元兴趣滋养成长
获得国际记忆冠军后,许多人好奇,马赫日常是不是会把所有课余时间都用在记忆训练上?答案恰恰相反。马赫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除了记忆训练,他还报名参加了快速阅读、思维导图、游泳、奥数等兴趣班。
不少家长认为特长培养会占用大量时间,进而影响学习。事实上,多样的兴趣爱好不仅没有影响马赫的学业,还提升了他的记忆能力。快速阅读提升了他的信息获取效率,思维导图培养了他的逻辑思维……
“马赫的例子,不仅证明了合理的安排可以兼顾学业与特长发展,还为青少年素质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可以通过提升学习方法和效率来实现突破,而不是单纯增加学习时间。”杭州(国际)记忆公开赛赛事教育顾问说。
如今,马赫已经回到山西继续学业。作为一名国际记忆冠军,他多了一份责任与使命感。“学习记忆法不只是为了比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马赫表示,他会继续精进记忆方法,并将自己掌握的高效记忆方法分享给更多同龄人。
从山西走出的“小醋坛子”马赫,用热爱点燃了记忆之旅的火种,用科学的方法和高效的训练开辟了成功之路,用全面发展的理念诠释了新时代青少年的成长之道。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带着这份坚持与责任,在记忆领域乃至更广阔的天地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更多“不可能”。
(李敏)
“获得冠军,我很开心。最初,我只是把记忆法当作兴趣爱好,没想到能取得这个成绩。”在刚刚结束的2025杭州(国际)记忆公开赛总决赛上,来自山西的11岁少年马赫如是说,稚嫩的脸上满是笑容。
赛场“酿造”记忆奇迹
8月24日,杭州的暑气尚未褪去,一场智力与记忆力的较量在杭州(国际)记忆公开赛如火如荼地展开。马赫凭借出色的表现,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国际记忆公开赛冠军,并达到“国际记忆大师”标准。据悉,在记忆竞赛领域,“国际记忆大师”称号是许多专业选手终生追求的目标,获得该称号需要同时达到三项标准:5分钟快速数字记忆160个以上、30分钟随机数字记忆600个以上、2分钟内记忆一副完整的扑克牌。
对于这一成绩,马赫直呼“意外”。从对记忆竞赛一无所知,到站上冠军领奖台,他仅用了半年时间。凭借着山西人基因里“醋坛子”般的踏实劲儿,马赫“酿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冠军奇迹。
此次杭州(国际)记忆公开赛云集了众多记忆高手,比赛不仅考验选手们的智力,更挑战心理与技巧。面对紧张刺激的比赛,马赫在快速数字、马拉松数字和快速扑克三个核心项目中,展现出超越年龄的专注与记忆能力,赢得评委和观众的一致赞誉。
“当其他同龄孩子还在玩手机游戏时,马赫已经在世界级的竞赛舞台上展现了中国儿童的风采。”此次赛事教育顾问评价道。
科学训练颠覆认知
提到夺冠,很多人会将其归功于天赋。马赫的成长轨迹,却足以颠覆这一刻板印象。
在快速数字记忆项目,他最初的测试成绩仅有20分,与记忆高手毫不沾边。然而,凭借科学训练,他不断突破自我,最终取得5分钟208分的个人最好成绩,实现了十倍的惊人提升。更令人惊叹的是,仅经过7次训练,马赫就在马拉松数字记忆项目中取得30分钟658分的优异成绩。快速扑克记忆项目也从赛前稳定的1分40秒,到比赛时突破至1分20秒。“记忆不是天赋,而是一种可以训练的技能。”马赫坦言,找到正确的记忆方法,远比机械重复的死记硬背重要得多。
马赫的成功,还得益于“间歇式强化训练”——每周六2小时的固定训练,再加上暑期连续20天的记忆大师班强化集训。这种训练模式不仅打破了时间堆砌才能出成绩的传统思维,还让马赫实现了从零基础到国际记忆大师的跨越。
马赫的教练这样总结:“马赫的成功关键在于训练质量和专注度,而不是训练时长。每次训练,马赫都全神贯注,效率极高。”
多元兴趣滋养成长
获得国际记忆冠军后,许多人好奇,马赫日常是不是会把所有课余时间都用在记忆训练上?答案恰恰相反。马赫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除了记忆训练,他还报名参加了快速阅读、思维导图、游泳、奥数等兴趣班。
不少家长认为特长培养会占用大量时间,进而影响学习。事实上,多样的兴趣爱好不仅没有影响马赫的学业,还提升了他的记忆能力。快速阅读提升了他的信息获取效率,思维导图培养了他的逻辑思维……
“马赫的例子,不仅证明了合理的安排可以兼顾学业与特长发展,还为青少年素质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可以通过提升学习方法和效率来实现突破,而不是单纯增加学习时间。”杭州(国际)记忆公开赛赛事教育顾问说。
如今,马赫已经回到山西继续学业。作为一名国际记忆冠军,他多了一份责任与使命感。“学习记忆法不只是为了比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马赫表示,他会继续精进记忆方法,并将自己掌握的高效记忆方法分享给更多同龄人。
从山西走出的“小醋坛子”马赫,用热爱点燃了记忆之旅的火种,用科学的方法和高效的训练开辟了成功之路,用全面发展的理念诠释了新时代青少年的成长之道。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带着这份坚持与责任,在记忆领域乃至更广阔的天地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更多“不可能”。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