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闻> 文章详情
点燃科学梦想 激发探索热情
来源:青少年创新科技网 时间:2024-11-27

  11月21日至22日,“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太原市杏花岭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成功举办。活动先后在山西省实验小学新道街校区和新道街小学富力校区开展。这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旨在点燃学生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特别是引导他们对航天领域保持高度的探索热情。

fba4be0eb034efdffbdfe8878e69922.jpg

  本次活动由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青少年科技创新报、山西省实验小学集团校承办。活动期间,太原市杏花岭区的科技小记者们与山西省实验小学的学子们积极参与,共同见证了科学的魅力。

  在这两场活动中,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科技人员路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了以“探索浩瀚太空 放飞航天梦想”为主题的科普讲座。路老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一系列精美的图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发射窗口的重要性、卫星在太空中的运行轨迹以及那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航天发射场知识。学生们全程听得投入,不时被精彩的讲解所吸引,发出阵阵惊叹声,展现出对航天科学的浓厚兴趣与向往。

  路老师首先深入阐述了航天器进入太空的复杂要求。航天器既要具备高度的势能,又需拥有足够的速度动能,这些关键能量均依赖于航天器自身的推力供给。因此,这对以发动机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设置了极高的门槛。

  随后,路老师将话题转向了“发射窗口”的奥秘,详细讲解了发射窗口的种类及其确定方法。在航天领域,发射窗口特指地面发射点恰好旋转至预定轨道平面的那个精确时刻。

  接着,路老师深入介绍了卫星的太空足迹——轨道,并根据不同标准对轨道进行了细致分类。随后,他将话题转向我们身边的航天发射场,特别提到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1967年,第一代创业者抵达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拉开了我国首个自主航天发射场建设的序幕。1988年,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我国首颗风云气象卫星——风云1号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结束了没有气象卫星的历史。在面临国外技术封锁、缺乏大型施工器械及人才支撑的重重困难下,太原卫星发射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奇迹,激发了学生们的无限自豪与骄傲。

  互动环节中,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提问:“太空垃圾究竟是什么?”“我国卫星的平均使用寿命是多久?”路老师耐心地解答每一个问题,并勉励孩子们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现场氛围热烈,学生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航天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了科学家们敢于冒险、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讲座结束后,学生们热情未减,与路老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们纷纷表示,通过今天的活动,自己对航天事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将来要为国家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记者 梁小玉)

  11月21日至22日,“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太原市杏花岭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成功举办。活动先后在山西省实验小学新道街校区和新道街小学富力校区开展。这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旨在点燃学生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特别是引导他们对航天领域保持高度的探索热情。

fba4be0eb034efdffbdfe8878e69922.jpg

  本次活动由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青少年科技创新报、山西省实验小学集团校承办。活动期间,太原市杏花岭区的科技小记者们与山西省实验小学的学子们积极参与,共同见证了科学的魅力。

  在这两场活动中,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科技人员路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了以“探索浩瀚太空 放飞航天梦想”为主题的科普讲座。路老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一系列精美的图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发射窗口的重要性、卫星在太空中的运行轨迹以及那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航天发射场知识。学生们全程听得投入,不时被精彩的讲解所吸引,发出阵阵惊叹声,展现出对航天科学的浓厚兴趣与向往。

  路老师首先深入阐述了航天器进入太空的复杂要求。航天器既要具备高度的势能,又需拥有足够的速度动能,这些关键能量均依赖于航天器自身的推力供给。因此,这对以发动机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设置了极高的门槛。

  随后,路老师将话题转向了“发射窗口”的奥秘,详细讲解了发射窗口的种类及其确定方法。在航天领域,发射窗口特指地面发射点恰好旋转至预定轨道平面的那个精确时刻。

  接着,路老师深入介绍了卫星的太空足迹——轨道,并根据不同标准对轨道进行了细致分类。随后,他将话题转向我们身边的航天发射场,特别提到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1967年,第一代创业者抵达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拉开了我国首个自主航天发射场建设的序幕。1988年,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我国首颗风云气象卫星——风云1号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结束了没有气象卫星的历史。在面临国外技术封锁、缺乏大型施工器械及人才支撑的重重困难下,太原卫星发射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奇迹,激发了学生们的无限自豪与骄傲。

  互动环节中,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提问:“太空垃圾究竟是什么?”“我国卫星的平均使用寿命是多久?”路老师耐心地解答每一个问题,并勉励孩子们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现场氛围热烈,学生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航天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了科学家们敢于冒险、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讲座结束后,学生们热情未减,与路老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们纷纷表示,通过今天的活动,自己对航天事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将来要为国家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记者 梁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