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第二届国际人工智能奥林匹克学术活动(IOAI)闭幕式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行。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中学生,以学术交流为桥、文化互鉴为媒,共绘未来图景。
本届IOAI首次采用“团队挑战+个人挑战”模式,结合中学生AI(人工智能)实机部署与“即时算力触发式调动”机制,在保证公平、透明的基础上,全面激发学生们的AI应用能力与创新热情。全球选手围绕同一课题探索多元解法,在切磋中深化技术交流,收获前沿科技的深度体验。
“团队成员都是第一次参加这类国际活动,虽然仅有一个月的集训时间,但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全力以赴、快速成长。对他们来说,这是一次挑战与收获并存的经历。”中国队领队教师王恒亮说,通过本届IOAI活动,社会各界对中学阶段AI教育的关注度明显提升,“我相信,随着这样的高水平活动逐步常态化,AI教育生态将蓬勃发展,包括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学生社团等都将不断丰富和成熟。”
学生们不仅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更通过跨文化对话拓展了全球视野。“登上国际科学奥林匹克活动的舞台,和各国高手以‘代码’会友,我很开心。中国的AI教育和产业实力正在被全球认可,这是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机会。”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赵甫成说,“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AI技术真正应用落地的场景,更坚定了我在AI领域继续探索的想法。”
秘鲁队成员丹尼尔说:“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一起动脑思考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希望今后还有机会‘顶峰’相见,共同做一些AI相关的研究项目。”
活动中,全球AI人才赋能计划公布。该项目致力于支持尚未建立科学奥林匹克传统或资源相对有限的国家和地区,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提供国际赛事参与、AI技能培训及融入全球合作网络的机会。
(李祺瑶)
8月8日,第二届国际人工智能奥林匹克学术活动(IOAI)闭幕式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行。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中学生,以学术交流为桥、文化互鉴为媒,共绘未来图景。
本届IOAI首次采用“团队挑战+个人挑战”模式,结合中学生AI(人工智能)实机部署与“即时算力触发式调动”机制,在保证公平、透明的基础上,全面激发学生们的AI应用能力与创新热情。全球选手围绕同一课题探索多元解法,在切磋中深化技术交流,收获前沿科技的深度体验。
“团队成员都是第一次参加这类国际活动,虽然仅有一个月的集训时间,但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全力以赴、快速成长。对他们来说,这是一次挑战与收获并存的经历。”中国队领队教师王恒亮说,通过本届IOAI活动,社会各界对中学阶段AI教育的关注度明显提升,“我相信,随着这样的高水平活动逐步常态化,AI教育生态将蓬勃发展,包括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学生社团等都将不断丰富和成熟。”
学生们不仅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更通过跨文化对话拓展了全球视野。“登上国际科学奥林匹克活动的舞台,和各国高手以‘代码’会友,我很开心。中国的AI教育和产业实力正在被全球认可,这是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机会。”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赵甫成说,“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AI技术真正应用落地的场景,更坚定了我在AI领域继续探索的想法。”
秘鲁队成员丹尼尔说:“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一起动脑思考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希望今后还有机会‘顶峰’相见,共同做一些AI相关的研究项目。”
活动中,全球AI人才赋能计划公布。该项目致力于支持尚未建立科学奥林匹克传统或资源相对有限的国家和地区,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提供国际赛事参与、AI技能培训及融入全球合作网络的机会。
(李祺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