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正在全球范围内深刻地改变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推动全球医疗的普惠化、技术合作、产业升级以及公共卫生防控发生巨变。人工智能自身发展还存在不确定性,但一些趋势和潜力已经明朗,结合医疗行业属性,人工智能将可能对全球医疗格局产生四大影响。
一是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技术差距,实现全球健康公平。
AI技术可以通过远程医疗、自动诊断和健康管理工具,为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在这些地区,缺乏专业医生和设备是常见问题,而AI系统能够通过远程影像分析、语音问诊、疾病预测等手段,弥补医疗资源不足。通过不断加大医疗领域的AI投入,不仅会为欠发达国家及偏远地区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而且是最有可能以极快速度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医疗差距,实现普惠化治疗、全球健康公平目标的最好方式。
二是加强医疗技术的全球化合作将会推动全球医疗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
全球化的技术共享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能够在AI医疗技术的研发、应用和实践中分享经验与资源,加速了先进技术的传播和推广,尤其是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带来了前沿的进步。
三是AI将会加速医疗经济的显著增长与医疗产业的颠覆性升级。
首先,全球医疗AI市场需求正快速扩张。印度知名调查公司Research Nester的分析显示,2023年医疗保健领域的AI市场规模超过349.2亿美元。美国医疗AI市场增长迅猛。麦肯锡报告指出,到2030年,AI的应用有望为美国医疗系统节省超过3000亿美元的成本。根据《IDC市场报告》,预计到2026年,中国医疗AI市场规模将达到13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40%。
其次,AI支持的手术机器人能辅助完成高精度的微创手术,如美国直觉外科公司生产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2012年在全球完成了约20万例手术,截至2024年6月30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全球装机量已达9203台,其中中国超过380台,印度达到170多台。
第三,AI的加入正逐步将医疗服务从“医生主导”转向“技术主导”的新模式。
四是全球健康管理与公共卫生防控需要利用AI技术进行升级。
AI在公共卫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应对未来公共卫生危机中有着巨大的潜力。在疫情预警、监控和病情传播模型的构建方面,通过分析社交媒体、医疗机构报告和人口流动数据,AI可以预测传染病的传播趋势,对潜在的疫情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在危机发生时快速响应,阻断疫情的传播。
(吴 洁)
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正在全球范围内深刻地改变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推动全球医疗的普惠化、技术合作、产业升级以及公共卫生防控发生巨变。人工智能自身发展还存在不确定性,但一些趋势和潜力已经明朗,结合医疗行业属性,人工智能将可能对全球医疗格局产生四大影响。
一是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技术差距,实现全球健康公平。
AI技术可以通过远程医疗、自动诊断和健康管理工具,为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在这些地区,缺乏专业医生和设备是常见问题,而AI系统能够通过远程影像分析、语音问诊、疾病预测等手段,弥补医疗资源不足。通过不断加大医疗领域的AI投入,不仅会为欠发达国家及偏远地区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而且是最有可能以极快速度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医疗差距,实现普惠化治疗、全球健康公平目标的最好方式。
二是加强医疗技术的全球化合作将会推动全球医疗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
全球化的技术共享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能够在AI医疗技术的研发、应用和实践中分享经验与资源,加速了先进技术的传播和推广,尤其是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带来了前沿的进步。
三是AI将会加速医疗经济的显著增长与医疗产业的颠覆性升级。
首先,全球医疗AI市场需求正快速扩张。印度知名调查公司Research Nester的分析显示,2023年医疗保健领域的AI市场规模超过349.2亿美元。美国医疗AI市场增长迅猛。麦肯锡报告指出,到2030年,AI的应用有望为美国医疗系统节省超过3000亿美元的成本。根据《IDC市场报告》,预计到2026年,中国医疗AI市场规模将达到13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40%。
其次,AI支持的手术机器人能辅助完成高精度的微创手术,如美国直觉外科公司生产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2012年在全球完成了约20万例手术,截至2024年6月30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全球装机量已达9203台,其中中国超过380台,印度达到170多台。
第三,AI的加入正逐步将医疗服务从“医生主导”转向“技术主导”的新模式。
四是全球健康管理与公共卫生防控需要利用AI技术进行升级。
AI在公共卫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应对未来公共卫生危机中有着巨大的潜力。在疫情预警、监控和病情传播模型的构建方面,通过分析社交媒体、医疗机构报告和人口流动数据,AI可以预测传染病的传播趋势,对潜在的疫情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在危机发生时快速响应,阻断疫情的传播。
(吴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