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文章详情
燕波:以理想之帆渡青春之舟
来源:青少年创新科技网 时间:2024-12-04

  从新疆喀什到山西太原,从2019年9月到现在,虽然地点在变,时间在变,但他的身份一直没变,他就是太原国科实验学校的教师——燕波。

  2019年7月,燕波大学毕业之后,正式登上杏坛投身教育事业,开启了执教生涯。从新疆喀什莎车县第九中学的高中语文教师,到如今太原国科实验学校创新教育中心负责人,这位心怀教育理想的教师始终坚守教学一线,把青春与激情倾注于学生成长和教育的发展。

  在喀什任教期间,燕波深受师生的喜爱和尊敬,他以出色的教学成绩多次荣获“优秀教师”称号。2023年9月,他加入太原国科实验学校担任人工智能教师,为学校的科创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

  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七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挑战赛决赛中,燕波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出色的指导能力,带领学生勇夺工程设计金奖。这不仅是学生们刻苦努力的结果,更是他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探索科创教育的实践成果。这次荣誉的获得成为他职业生涯中一个闪亮时刻,推动着他在科学教育领域奋力前行。

  在日常教学中,燕波深知要保证教育的高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教师就必须具备扎实且广泛的学科基础,涵盖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智能硬件等多领域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准确深入地给学生传授核心概念。为此,他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时刻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学校也会定期组织校内培训,邀请教育专家和学科名师讲授最新的教学理念与策略。安排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教学观摩活动,与其他优秀教师交流学习。这让燕波受益匪浅,他将学习到的最新知识融入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内容紧跟科技进步,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

df720ff701116a744b2ae41390ef75f.jpg

  在教学设计方面,他会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教学方案,尤其注重实验与实践活动的安排,让学生在探究和操作中理解科学知识。燕波说:“科学教师必须精通探究式、项目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以提升教学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如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还要注重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燕波通过以身作则,把科学探索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敬畏和热爱。

  每当看到学生们通过科学教育的滋养,眼睛里充满光的那一刻,燕波倍感欣慰。他说:“过去,许多学生对科学知识一知半解,学习时感到枯燥且无从下手。而如今,他们对科学怀有浓厚的兴趣,变得主动探索。各种科学教育活动让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他们也学会运用科学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燕波分享了一个案例,在一次制作简易机器人的项目中,小组成员面对机器人无法正常行走的问题,没有慌乱,而是合作排查机械和程序问题,逐步找到解决方案。“看到学生们从畏惧科学到热爱科学,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我深感欣慰,这是科学教育最大的馈赠。”燕波感慨道。他认为,这种转变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燕波努力让科学变得生动有趣。他在课堂上展示各种人工智能应用,如能精准作画的机器人、会陪伴老人聊天的智能设备等,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神奇魅力。在知识讲解时,他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而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场景,让学生更加易于理解。例如,用智能安防系统解释图像识别技术,让学生对抽象概念有具体感知。

  在实践操作中,他设计了循序渐进的项目,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核心技术。从简单的智能猜数字小游戏编程到复杂的智能分类垃圾桶模型制作,学生们在项目中理解传感器与机器学习的结合应用。他还鼓励学生自由组队,头脑风暴创意项目,为每个小组提供个性化指导,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下一步,燕波将继续创新教学方法,引入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经历完整的探索过程。加强实验教学比重,设计更多探究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科学思维与动手能力。同时他还计划进一步拓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积累实战经验,并带领他们参观科技馆、高新企业等,拓宽视野,激发学习热情。“科学教育的创新之路永不止步,只有不断学习与创新,才能培养出更多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学生。”燕波坚信,科学教育的未来将更加精彩。

(本报记者 高杨 赵锟)

  从新疆喀什到山西太原,从2019年9月到现在,虽然地点在变,时间在变,但他的身份一直没变,他就是太原国科实验学校的教师——燕波。

  2019年7月,燕波大学毕业之后,正式登上杏坛投身教育事业,开启了执教生涯。从新疆喀什莎车县第九中学的高中语文教师,到如今太原国科实验学校创新教育中心负责人,这位心怀教育理想的教师始终坚守教学一线,把青春与激情倾注于学生成长和教育的发展。

  在喀什任教期间,燕波深受师生的喜爱和尊敬,他以出色的教学成绩多次荣获“优秀教师”称号。2023年9月,他加入太原国科实验学校担任人工智能教师,为学校的科创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

  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七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挑战赛决赛中,燕波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出色的指导能力,带领学生勇夺工程设计金奖。这不仅是学生们刻苦努力的结果,更是他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探索科创教育的实践成果。这次荣誉的获得成为他职业生涯中一个闪亮时刻,推动着他在科学教育领域奋力前行。

  在日常教学中,燕波深知要保证教育的高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教师就必须具备扎实且广泛的学科基础,涵盖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智能硬件等多领域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准确深入地给学生传授核心概念。为此,他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时刻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学校也会定期组织校内培训,邀请教育专家和学科名师讲授最新的教学理念与策略。安排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教学观摩活动,与其他优秀教师交流学习。这让燕波受益匪浅,他将学习到的最新知识融入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内容紧跟科技进步,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

df720ff701116a744b2ae41390ef75f.jpg

  在教学设计方面,他会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教学方案,尤其注重实验与实践活动的安排,让学生在探究和操作中理解科学知识。燕波说:“科学教师必须精通探究式、项目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以提升教学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如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还要注重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燕波通过以身作则,把科学探索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敬畏和热爱。

  每当看到学生们通过科学教育的滋养,眼睛里充满光的那一刻,燕波倍感欣慰。他说:“过去,许多学生对科学知识一知半解,学习时感到枯燥且无从下手。而如今,他们对科学怀有浓厚的兴趣,变得主动探索。各种科学教育活动让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他们也学会运用科学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燕波分享了一个案例,在一次制作简易机器人的项目中,小组成员面对机器人无法正常行走的问题,没有慌乱,而是合作排查机械和程序问题,逐步找到解决方案。“看到学生们从畏惧科学到热爱科学,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我深感欣慰,这是科学教育最大的馈赠。”燕波感慨道。他认为,这种转变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燕波努力让科学变得生动有趣。他在课堂上展示各种人工智能应用,如能精准作画的机器人、会陪伴老人聊天的智能设备等,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神奇魅力。在知识讲解时,他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而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场景,让学生更加易于理解。例如,用智能安防系统解释图像识别技术,让学生对抽象概念有具体感知。

  在实践操作中,他设计了循序渐进的项目,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核心技术。从简单的智能猜数字小游戏编程到复杂的智能分类垃圾桶模型制作,学生们在项目中理解传感器与机器学习的结合应用。他还鼓励学生自由组队,头脑风暴创意项目,为每个小组提供个性化指导,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下一步,燕波将继续创新教学方法,引入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经历完整的探索过程。加强实验教学比重,设计更多探究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科学思维与动手能力。同时他还计划进一步拓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积累实战经验,并带领他们参观科技馆、高新企业等,拓宽视野,激发学习热情。“科学教育的创新之路永不止步,只有不断学习与创新,才能培养出更多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学生。”燕波坚信,科学教育的未来将更加精彩。

(本报记者 高杨 赵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