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度> 文章详情
法治微评 | 谨防AI滥用侵害未成年人权益
来源:青少年创新科技网 时间:2025-07-02

  近期,聊天软件因虚拟角色互动生成低俗擦边等违规内容,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被网信部门约谈整改。相关新闻再次提醒我们,在享受AI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警惕其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当前,AI技术迅猛发展,已广泛应用于教育、娱乐等诸多领域,其中不少应用直接面向未成年人。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弱,而AI聊天软件中的虚拟角色往往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与拟人化特征,更容易对未成年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部分AI聊天软件中虚拟角色生成的内容,可能隐含扭曲的价值观和不良的行为暗示。若未成年人长期接触这些内容,不仅会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可能导致行为出现偏差。这一问题亟须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为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2020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全面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网络权益的保护;《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规规章,进一步细化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与义务。

  严格的执法监督对于督促平台落实法律义务至关重要。此次网信部门对涉事平台进行约谈并责令整改,既是督促其规范经营,也是在警示行业严守法律底线。

  科技发展是把“双刃剑”。在AI时代,唯有相关各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守住法律底线,才能推动AI技术应用向善向好,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

(马树娟)


  近期,聊天软件因虚拟角色互动生成低俗擦边等违规内容,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被网信部门约谈整改。相关新闻再次提醒我们,在享受AI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警惕其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当前,AI技术迅猛发展,已广泛应用于教育、娱乐等诸多领域,其中不少应用直接面向未成年人。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弱,而AI聊天软件中的虚拟角色往往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与拟人化特征,更容易对未成年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部分AI聊天软件中虚拟角色生成的内容,可能隐含扭曲的价值观和不良的行为暗示。若未成年人长期接触这些内容,不仅会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可能导致行为出现偏差。这一问题亟须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为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2020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全面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网络权益的保护;《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规规章,进一步细化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与义务。

  严格的执法监督对于督促平台落实法律义务至关重要。此次网信部门对涉事平台进行约谈并责令整改,既是督促其规范经营,也是在警示行业严守法律底线。

  科技发展是把“双刃剑”。在AI时代,唯有相关各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守住法律底线,才能推动AI技术应用向善向好,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

(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