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度> 文章详情
普法小课堂 | 拒绝毒品 这些知识必须了解
来源:青少年创新科技网 时间:2025-07-03

  每年的6月,是我国的全民禁毒宣传月。对于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学生们来说,校园应该是知识的殿堂、梦想的摇篮,而禁毒教育,则是守护这片净土、护航青春成长的重要屏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禁毒知识的世界,筑牢防毒拒毒的坚实防线。

  一、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它们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实则可能伪装成各种“陷阱”潜藏在生活角落。如今,新型毒品层出不穷,极具迷惑性。比如“奶茶”“跳跳糖”“邮票”等,它们在外观上与普通零食、文具相似,气味也不刺鼻,常常让缺乏防范意识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掉入深渊。“奶茶”毒品遇水即溶,与真奶茶极为相似;“邮票”毒品则是一种含致幻剂LSD的新型毒品,毒性极强,仅需很小的剂量就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幻觉,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二、毒品的危害

  易成瘾,毒性强烈,易导致过量中毒。

  三、吸食毒品的诱因

  1.无知好奇。

  2.上当受骗。

  3.追求享受。

  4.逃避现实。

  5.逆反心理。

  四、拒绝毒品的方法

  1.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吸毒害己害家庭害社会,我不吸毒”。

  2.立即提出反建议,例如相约一起游泳、看球赛等,转换话题。

  3.如果实在无法脱身,趁人不注意时悄悄告诉你信赖的人,或者拨打报警电话110,警察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4.受到威逼利诱,可以借口拒绝:我肚子疼,我要去厕所。

  五、家庭如何防范毒品

  1.履行家长保护功能。家长要防拒毒品知识,关心爱护子女,及时发现吸毒征兆。

  2.强化家庭教育功能。抓好思想与法治教育,帮助子女树立道德观念,增强反毒防毒自觉性。

  3.发挥家庭限制功能。管制约束不良行为,为子女创造良好成长环境。


  每年的6月,是我国的全民禁毒宣传月。对于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学生们来说,校园应该是知识的殿堂、梦想的摇篮,而禁毒教育,则是守护这片净土、护航青春成长的重要屏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禁毒知识的世界,筑牢防毒拒毒的坚实防线。

  一、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它们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实则可能伪装成各种“陷阱”潜藏在生活角落。如今,新型毒品层出不穷,极具迷惑性。比如“奶茶”“跳跳糖”“邮票”等,它们在外观上与普通零食、文具相似,气味也不刺鼻,常常让缺乏防范意识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掉入深渊。“奶茶”毒品遇水即溶,与真奶茶极为相似;“邮票”毒品则是一种含致幻剂LSD的新型毒品,毒性极强,仅需很小的剂量就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幻觉,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二、毒品的危害

  易成瘾,毒性强烈,易导致过量中毒。

  三、吸食毒品的诱因

  1.无知好奇。

  2.上当受骗。

  3.追求享受。

  4.逃避现实。

  5.逆反心理。

  四、拒绝毒品的方法

  1.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吸毒害己害家庭害社会,我不吸毒”。

  2.立即提出反建议,例如相约一起游泳、看球赛等,转换话题。

  3.如果实在无法脱身,趁人不注意时悄悄告诉你信赖的人,或者拨打报警电话110,警察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4.受到威逼利诱,可以借口拒绝:我肚子疼,我要去厕所。

  五、家庭如何防范毒品

  1.履行家长保护功能。家长要防拒毒品知识,关心爱护子女,及时发现吸毒征兆。

  2.强化家庭教育功能。抓好思想与法治教育,帮助子女树立道德观念,增强反毒防毒自觉性。

  3.发挥家庭限制功能。管制约束不良行为,为子女创造良好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