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度> 文章详情
高考后 他们选择再战一年
来源:青少年创新科技网 时间:2025-07-14

  高考结束的铃声余音未散,当大多数毕业生沉浸在假期的轻松与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中时,另一群年轻人却已悄然转身,拾起书本走进复读机构,成为新一届的“高四生”。近日,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各家复读机构迎来咨询高峰。“再战一年”的选择背后,是高考考生与家长对更高目标的执着,也交织着焦虑与期待。

失常不甘:重拾信心的战

  7月7日下午,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一家知名复读机构咨询大厅内人头攒动,李想(化名)低着头坐在大厅角落。此时距离山西的高考成绩公布已过去12天,普通本科批的志愿填报仅剩半天时间就要结束了,可是李想并不打算填报任何学校。不远处,他的父亲李先生正在向工作人员咨询复读的相关情况。“孩子平时成绩很稳,模拟考都在一本线以上,可这次高考发挥严重失常,才考了491分(历史组)。”李先生语气中难掩无奈和心疼,“他自己特别不甘心,心心念念的大学就差这一步。”

  面对市面上的众多复读机构的选择,李先生只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力多跑几家,择优而定。他告诉记者,“像李想这个成绩,复读一年的综合费用基本都得2万块钱左右。我想对比一下师资力量和学习环境再确定。”

  复读机构内,像李想这样因考试发挥失常而选择复读的学生不在少数。前述机构负责接待的老师刘娜介绍,“对于这些孩子,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心理重建。巨大的失落感和自我怀疑是他们复读初期的最大敌人。”

  据记者了解,部分复读机构会在入学初期安排专门的心理疏导课程和一对一辅导,帮助学生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将“不甘心”转化为“再出发”的坚定动力。同时,通过科学测评,精准定位其知识漏洞,制定个性化的查漏补缺方案,让学生明白,失常并非实力不济,重拾信心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高分追梦:突破瓶颈的挑战

  在复读大军中,还存在着一类特殊的群体——“高分追梦者”。

  7月8日下午,榆次大学城的一家复读机构内,王思远(化名)和父亲正仔细翻阅招生简章。王思远今年高考取得了595分(历史组)的成绩,这足以让他进入许多优秀的大学。然而,这一成绩距他魂牵梦萦的浙江大学录取线仍有一些差距。“这个结果,我无法接受,我觉得自己可以更好。”王思远眼神坚定,话语中带着不甘。

  “孩子目标很清晰,我们全力支持他的决定。”王思远的父亲坦言。王思远咨询的这家机构,针对高分考生还推出了让家长心动的优惠政策:高考成绩在558分以上的学生可享受学费全免,只需缴纳15800元的食宿资料费。“这个费用在可承受范围内,投入很值得。”王父补充道。

  据该机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收费标准根据分数段有所不同:除558分以上学费全免外,成绩在300多分到500多分的考生,则需按不同标准缴纳学费。

  针对这批高分复读生,机构制定了专门的培养方案。除常规课程外,还会安排高强度、高难度的针对性训练,帮助学生突破瓶颈,实现梦想。

现实抉择:投入与产出的考量

  在王思远进行咨询的同时,在同一机构内,熙攘人群的另一边,刘颖(化名)和母亲则心事重重。刘颖今年高考成绩371分(历史组),距离本科线有较大差距。面对可能进入专科院校的选择,她心有不甘,“我认识一个学姐,去年的成绩也是300多分,复读一年后考了520多分,今年能上个不错的本科。我觉得自己也有希望,想再拼一次。”然而,当复读机构工作人员告知,以她的分数基础,复读一年的学费外加住宿、资料等费用总计需要4万多元时,刘颖母亲面露难色,“这笔钱对我们家不是小数目,压力确实很大。孩子有决心是好事,但我们更担心的是,投入这么多,最后结果会怎样?值不值得?”

  对于类似的情况,高三教师陈慧玲建议学生和家长要慎重考虑:“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很难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改变。”她分析道,“复读过程中,学生常会遇到老问题重现,比如,找不到高效方法、注意力难以持续集中等。期望通过一年努力,就实现“逆袭”,对大多数人而言并不现实。”陈慧玲进一步指出,“更重要的是,人生的道路并非只有上大学这一条。选择一门适合的专业技能,深耕精进,同样能在工作中实现价值、发光发热。”

  针对此类学生,复读机构工作人员同样会坦诚告知学生和家长成绩提升的难度,并强调复读成功需要极强的自律性、科学的方法和持久的毅力,而非仅凭一腔热情。同时,机构也会提供基础强化课程,但会明确告知预期目标需要建立在合理评估之上。

滑档修正:人生航向的调整

  去年此时,林晨(化名)正经历着人生的至暗时刻。高考分数远超一本线80多分,却因志愿填报严重失误,被调剂到一所偏远地区院校的冷门专业。“看到自己被录取到了一所从来没听说过的学校,感觉天都塌了。”

  复读,对林晨而言意义非凡。这不仅是分数的提升,更是人生航向的一次重要修正。复读班开课第一天,他第一个到教室,在课桌贴上目标院校的名字和笑脸,决心从头再来。然而,起步并不顺利,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复读初期的成绩波动让他一度陷入迷茫和自我怀疑。“怕见熟人,第一次月考成绩也不好,朋友圈常常刷到同学们分享精彩的大学生活,真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

  复读前三个月,他疯狂刷题,恨不得一天写十套卷子,结果错误率越来越高。“因为我根本没静心分析错题,只是在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看着时间流逝却收效甚微,他一度想放弃。幸运的是,班主任王星及时发现,每晚陪他分析试卷,找出知识漏洞,还给他分享了许多复读后成功“逆袭”的学长学姐案例,并引导他进行科学的生涯规划,明确未来的专业和职业兴趣。

  今年高考,林晨取得了653分的优异成绩,比去年整整提高了60多分!当成绩揭晓的那一刻,他与母亲紧紧相拥,喜极而泣。

  “这一年的复读经历,让我明白,最大的收获不是分数的提升,而是如何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迷茫中找到方向。这些成长,远比任何分数都来得珍贵。”林晨感慨。

  (任皓羽)


  高考结束的铃声余音未散,当大多数毕业生沉浸在假期的轻松与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中时,另一群年轻人却已悄然转身,拾起书本走进复读机构,成为新一届的“高四生”。近日,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各家复读机构迎来咨询高峰。“再战一年”的选择背后,是高考考生与家长对更高目标的执着,也交织着焦虑与期待。

失常不甘:重拾信心的战

  7月7日下午,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一家知名复读机构咨询大厅内人头攒动,李想(化名)低着头坐在大厅角落。此时距离山西的高考成绩公布已过去12天,普通本科批的志愿填报仅剩半天时间就要结束了,可是李想并不打算填报任何学校。不远处,他的父亲李先生正在向工作人员咨询复读的相关情况。“孩子平时成绩很稳,模拟考都在一本线以上,可这次高考发挥严重失常,才考了491分(历史组)。”李先生语气中难掩无奈和心疼,“他自己特别不甘心,心心念念的大学就差这一步。”

  面对市面上的众多复读机构的选择,李先生只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力多跑几家,择优而定。他告诉记者,“像李想这个成绩,复读一年的综合费用基本都得2万块钱左右。我想对比一下师资力量和学习环境再确定。”

  复读机构内,像李想这样因考试发挥失常而选择复读的学生不在少数。前述机构负责接待的老师刘娜介绍,“对于这些孩子,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心理重建。巨大的失落感和自我怀疑是他们复读初期的最大敌人。”

  据记者了解,部分复读机构会在入学初期安排专门的心理疏导课程和一对一辅导,帮助学生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将“不甘心”转化为“再出发”的坚定动力。同时,通过科学测评,精准定位其知识漏洞,制定个性化的查漏补缺方案,让学生明白,失常并非实力不济,重拾信心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高分追梦:突破瓶颈的挑战

  在复读大军中,还存在着一类特殊的群体——“高分追梦者”。

  7月8日下午,榆次大学城的一家复读机构内,王思远(化名)和父亲正仔细翻阅招生简章。王思远今年高考取得了595分(历史组)的成绩,这足以让他进入许多优秀的大学。然而,这一成绩距他魂牵梦萦的浙江大学录取线仍有一些差距。“这个结果,我无法接受,我觉得自己可以更好。”王思远眼神坚定,话语中带着不甘。

  “孩子目标很清晰,我们全力支持他的决定。”王思远的父亲坦言。王思远咨询的这家机构,针对高分考生还推出了让家长心动的优惠政策:高考成绩在558分以上的学生可享受学费全免,只需缴纳15800元的食宿资料费。“这个费用在可承受范围内,投入很值得。”王父补充道。

  据该机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收费标准根据分数段有所不同:除558分以上学费全免外,成绩在300多分到500多分的考生,则需按不同标准缴纳学费。

  针对这批高分复读生,机构制定了专门的培养方案。除常规课程外,还会安排高强度、高难度的针对性训练,帮助学生突破瓶颈,实现梦想。

现实抉择:投入与产出的考量

  在王思远进行咨询的同时,在同一机构内,熙攘人群的另一边,刘颖(化名)和母亲则心事重重。刘颖今年高考成绩371分(历史组),距离本科线有较大差距。面对可能进入专科院校的选择,她心有不甘,“我认识一个学姐,去年的成绩也是300多分,复读一年后考了520多分,今年能上个不错的本科。我觉得自己也有希望,想再拼一次。”然而,当复读机构工作人员告知,以她的分数基础,复读一年的学费外加住宿、资料等费用总计需要4万多元时,刘颖母亲面露难色,“这笔钱对我们家不是小数目,压力确实很大。孩子有决心是好事,但我们更担心的是,投入这么多,最后结果会怎样?值不值得?”

  对于类似的情况,高三教师陈慧玲建议学生和家长要慎重考虑:“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很难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改变。”她分析道,“复读过程中,学生常会遇到老问题重现,比如,找不到高效方法、注意力难以持续集中等。期望通过一年努力,就实现“逆袭”,对大多数人而言并不现实。”陈慧玲进一步指出,“更重要的是,人生的道路并非只有上大学这一条。选择一门适合的专业技能,深耕精进,同样能在工作中实现价值、发光发热。”

  针对此类学生,复读机构工作人员同样会坦诚告知学生和家长成绩提升的难度,并强调复读成功需要极强的自律性、科学的方法和持久的毅力,而非仅凭一腔热情。同时,机构也会提供基础强化课程,但会明确告知预期目标需要建立在合理评估之上。

滑档修正:人生航向的调整

  去年此时,林晨(化名)正经历着人生的至暗时刻。高考分数远超一本线80多分,却因志愿填报严重失误,被调剂到一所偏远地区院校的冷门专业。“看到自己被录取到了一所从来没听说过的学校,感觉天都塌了。”

  复读,对林晨而言意义非凡。这不仅是分数的提升,更是人生航向的一次重要修正。复读班开课第一天,他第一个到教室,在课桌贴上目标院校的名字和笑脸,决心从头再来。然而,起步并不顺利,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复读初期的成绩波动让他一度陷入迷茫和自我怀疑。“怕见熟人,第一次月考成绩也不好,朋友圈常常刷到同学们分享精彩的大学生活,真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

  复读前三个月,他疯狂刷题,恨不得一天写十套卷子,结果错误率越来越高。“因为我根本没静心分析错题,只是在用战术勤奋掩盖战略懒惰。”看着时间流逝却收效甚微,他一度想放弃。幸运的是,班主任王星及时发现,每晚陪他分析试卷,找出知识漏洞,还给他分享了许多复读后成功“逆袭”的学长学姐案例,并引导他进行科学的生涯规划,明确未来的专业和职业兴趣。

  今年高考,林晨取得了653分的优异成绩,比去年整整提高了60多分!当成绩揭晓的那一刻,他与母亲紧紧相拥,喜极而泣。

  “这一年的复读经历,让我明白,最大的收获不是分数的提升,而是如何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迷茫中找到方向。这些成长,远比任何分数都来得珍贵。”林晨感慨。

  (任皓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