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忻州市神池县的南关明德小学,乍看与其他乡村小学无异,实际却“别有洞天”。2016年,该校依托现有资源,秉承“给孩子一生的幸福”宗旨,悄然将乡村学校少年宫融入其中。学校以“感恩教育”为基础,通过社团活动、行为习惯培养和特色活动,开展普及性课外公益活动。如今,这座少年宫拥有13个专用教室,开设音乐、体育、书画、手工、科技五大类30个社团,让孩子们依兴趣自由选择,在快乐学习中探索多彩世界。小小的教室,将广阔多彩的世界送回乡村,也将充实美好的欢乐时光送回孩子们身边。
舞台传乡音 非遗润童心
乡村学校少年宫不仅将外面的世界带回乡村,也将孩子们熟悉的乡味传扬出去。2024年6月9日,神池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中,一支学生戏曲表演队伍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这正是来自南关明德小学的表演队,表演者便是该学校道情社团的孩子们。“神池道情”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曲调源于唐、宋、元词牌,唱腔融合地方戏曲与民歌特色,在当地广为流传。社团将孩子们熟悉的家乡戏搬上舞台,在校园中唱响文化传承的旋律,将乡土文化的种子深植孩子心田。此前,由神池县南关明德小学道情社团重新演绎的《拾玉镯》《沙家浜智斗》分获省级二、三等奖;2024年,该校道情社团精心编排的《神池颂》更登上了忻州少儿春晚舞台,广受好评。文化瑰宝在舞台唱响,针尖国粹在布面扎根,指尖技艺在面塑成型——优秀传统文化已悄然融入孩子们的日常。
赛场竞风采 健体助成长
体育活动亦是乡村学校少年宫不可或缺的亮点。神池县南关明德小学同时组建了热爱足球的“小将”队伍,无论寒冬酷暑,绿茵场上总有他们奔跑训练的身影,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该校男子足球队于2021年荣获忻州市校园足球联赛(宁武赛区)小学男子组亚军;女子足球队更是巾帼不让须眉,先后于2019年、2021年斩获市联赛赛区小学女子组亚军,并于2023年勇夺忻州市校园足球联赛(岢岚赛区)小学女子组冠军。一座座奖杯见证着赛场拼搏,也激励着他们在学业和生活中奋勇争先。 除足球外,太极拳、腰鼓等社团活动也蓬勃开展,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潜移默化中强健体魄。太极扇节目《中国功夫》将扇舞的灵动与太极技法相融,让孩子们在一招一式中感受中华五千年强身智慧的精髓,该节目受邀登上“2024年神池县避暑旅游暨合唱展演活动”及“乡村振兴专场招聘会”的舞台。腰鼓社团编排的《欢乐鼓舞》也曾在元宵节代表教育总支演出,并荣获文艺节目第一名。绿茵场上的拼搏、舞台上的绽放,共同书写着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讲述着乡村学生最生动成长的故事。
少年探科技 创想启未来
对于科技类社团,神池县南关明德小学的学生们同样充满热情,积极参与。在创客空间、比特实验、创意智能等科技社团教室里,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屏息凝神地观察趣味实验现象,热烈地讨论着其中的物理原理或化学奥秘。他们学习科学知识,并动手实践,体验着从失败到成功的科学探索过程。在欢声笑语里,一个个奇思妙想被他们亲手实现,最终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科技作品。迄今,学校的科学社团已成功搭建电风扇、直升机、碰碰小车、吊塔、投石机等百余件作品,并多次获得市级奖项。乡村学校少年宫为孩子们搭建了将想象转化为现实的平台,这些生动的科学活动,点燃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让他们得以接触前沿科学,增长实用知识,动手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既要“减负担”,更要“增天赋”。乡村学校少年宫为孩子们开辟了多元学习途径,帮助发展兴趣特长,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接受素质教育,在玩耍中提升能力素养,在活动中绽放个性风采。南关明德小学的实践,真正让乡村学校少年宫“活”起来、“动”起来、“实”起来、“立”起来,成为广大乡村孩子们喜爱的活动乐园、家长信赖的教育阵地、百姓称道的文化中心,助力乡村学生的全方成长!
(李潇)
位于忻州市神池县的南关明德小学,乍看与其他乡村小学无异,实际却“别有洞天”。2016年,该校依托现有资源,秉承“给孩子一生的幸福”宗旨,悄然将乡村学校少年宫融入其中。学校以“感恩教育”为基础,通过社团活动、行为习惯培养和特色活动,开展普及性课外公益活动。如今,这座少年宫拥有13个专用教室,开设音乐、体育、书画、手工、科技五大类30个社团,让孩子们依兴趣自由选择,在快乐学习中探索多彩世界。小小的教室,将广阔多彩的世界送回乡村,也将充实美好的欢乐时光送回孩子们身边。
舞台传乡音 非遗润童心
乡村学校少年宫不仅将外面的世界带回乡村,也将孩子们熟悉的乡味传扬出去。2024年6月9日,神池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中,一支学生戏曲表演队伍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这正是来自南关明德小学的表演队,表演者便是该学校道情社团的孩子们。“神池道情”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曲调源于唐、宋、元词牌,唱腔融合地方戏曲与民歌特色,在当地广为流传。社团将孩子们熟悉的家乡戏搬上舞台,在校园中唱响文化传承的旋律,将乡土文化的种子深植孩子心田。此前,由神池县南关明德小学道情社团重新演绎的《拾玉镯》《沙家浜智斗》分获省级二、三等奖;2024年,该校道情社团精心编排的《神池颂》更登上了忻州少儿春晚舞台,广受好评。文化瑰宝在舞台唱响,针尖国粹在布面扎根,指尖技艺在面塑成型——优秀传统文化已悄然融入孩子们的日常。
赛场竞风采 健体助成长
体育活动亦是乡村学校少年宫不可或缺的亮点。神池县南关明德小学同时组建了热爱足球的“小将”队伍,无论寒冬酷暑,绿茵场上总有他们奔跑训练的身影,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该校男子足球队于2021年荣获忻州市校园足球联赛(宁武赛区)小学男子组亚军;女子足球队更是巾帼不让须眉,先后于2019年、2021年斩获市联赛赛区小学女子组亚军,并于2023年勇夺忻州市校园足球联赛(岢岚赛区)小学女子组冠军。一座座奖杯见证着赛场拼搏,也激励着他们在学业和生活中奋勇争先。 除足球外,太极拳、腰鼓等社团活动也蓬勃开展,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潜移默化中强健体魄。太极扇节目《中国功夫》将扇舞的灵动与太极技法相融,让孩子们在一招一式中感受中华五千年强身智慧的精髓,该节目受邀登上“2024年神池县避暑旅游暨合唱展演活动”及“乡村振兴专场招聘会”的舞台。腰鼓社团编排的《欢乐鼓舞》也曾在元宵节代表教育总支演出,并荣获文艺节目第一名。绿茵场上的拼搏、舞台上的绽放,共同书写着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讲述着乡村学生最生动成长的故事。
少年探科技 创想启未来
对于科技类社团,神池县南关明德小学的学生们同样充满热情,积极参与。在创客空间、比特实验、创意智能等科技社团教室里,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屏息凝神地观察趣味实验现象,热烈地讨论着其中的物理原理或化学奥秘。他们学习科学知识,并动手实践,体验着从失败到成功的科学探索过程。在欢声笑语里,一个个奇思妙想被他们亲手实现,最终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科技作品。迄今,学校的科学社团已成功搭建电风扇、直升机、碰碰小车、吊塔、投石机等百余件作品,并多次获得市级奖项。乡村学校少年宫为孩子们搭建了将想象转化为现实的平台,这些生动的科学活动,点燃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让他们得以接触前沿科学,增长实用知识,动手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既要“减负担”,更要“增天赋”。乡村学校少年宫为孩子们开辟了多元学习途径,帮助发展兴趣特长,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接受素质教育,在玩耍中提升能力素养,在活动中绽放个性风采。南关明德小学的实践,真正让乡村学校少年宫“活”起来、“动”起来、“实”起来、“立”起来,成为广大乡村孩子们喜爱的活动乐园、家长信赖的教育阵地、百姓称道的文化中心,助力乡村学生的全方成长!
(李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