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一大早,山西省眼科医院的小儿眼科门诊外已经排起长队。医院一楼大厅配镜店的验光仪器发出轻微的嗡鸣,11岁的昊昊下巴抵在托台上,眉头拧成了小疙瘩。“往左看,这个箭头朝向哪边,再往右看……”配镜医生手里的指示棒在视力表上来回移动,昊昊的眼睛跟着转动,最终还是摇了摇头。站在一旁的昊昊妈妈攥着衣角,指节泛白,三个月前孩子还能看清这一行的视标,现在却连更大一号的视标都看不清了。
验光室的门被推开,又一对等待验光的母女走了进来。“医生,孩子说看黑板越来越费劲,是不是该换副度数高点的眼镜?”妈妈的声音里带着急切,旁边的女儿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旧眼镜的鼻托。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像是藏着不愿被人看见的窘迫。
假期里的 “用眼危机”
“妈妈,我的眼睛好痒……”在山西省眼科医院的候诊区,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小男孩多乐揉着通红的眼角,手中的平板电脑屏幕还在闪烁着游戏画面。这个暑假,像多乐这样与电子设备为伴的孩子不在少数。“刚放暑假就报了三个线上辅导班,加上孩子自己刷短视频、打游戏,一天下来眼睛就没离开过屏幕。”多乐的母亲拿着孩子的视力检查单,边叹气边说。
诊室里,山西省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医师常敏正用裂隙灯为一个男孩检查眼睛,镜片下可见明显的结膜充血:“这是典型的视频终端综合征,今年暑期,我们每天的接诊量比平时增加了不少,最小的患者只有6岁。”
“电子设备的‘甜蜜陷阱’正在吞噬着孩子们的视力。”常敏说,她的一个刚上初中的患者,暑假期间每天早上8点开始线上编程课,午休时刷半个小时短视频,下午是英语直播课,晚上和同学组队打游戏到深夜,患者自述有时候眼睛干涩得像进了沙子,可即使这样也不休息,滴点眼药水后又继续玩。
在假期中,这样的作息安排在青少年群体中屡见不鲜,导致孩子们的视力问题愈发严重。常敏建议孩子要严格控制屏幕使用时间,同时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户外活动的缺失让孩子的视力失去了天然屏障。在高温预警频发的城市里,小区游乐场空荡荡,孩子们更多的是待在空调房里闭门不出。“上午怕晒,下午太热,傍晚又要上兴趣班,根本没时间在户外活动。”一位家长坦言,孩子在暑假的户外活动时间从每天2小时骤减到不足半小时。常敏指出,阳光照射能促进人体分泌多巴胺,有效抑制眼轴增长,长期缺乏户外活动的孩子,近视风险会增加3.2倍。
护眼路上的“多点发力”
为了避免孩子视力受损,家长张敏规定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是孩子的“电子禁入期”,还设立了“视力存折”,孩子每坚持1小时户外活动,可兑换15分钟游戏时间,目前,已积累23小时。为了学习更多的护眼妙招,张敏还加入了一个“护眼联盟群”,群里每天都有十余位家长分享护眼妙招,如用计时器控制屏幕时间、把书桌移到窗边、周末组织骑行活动等。
不过,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这场“护眼战”并不轻松。一位家长无奈表示,孩子会偷偷用老人的手机玩游戏,他在家安装智能摄像头监督,却引发了与孩子的争吵。其实,孩子们也有苦衷。11岁的朵朵说,同学都在玩新游戏、看热门电视剧,自己不玩、不看就插不上话,与同学们没有共同话题,因此,她与妈妈约定的时间常常超时。
为此,家长们也在积极寻求更科学的方法,以保护孩子视力——有的家长买防蓝光眼镜,有的则报名参加线下眼科专家讲座,学习专业护眼知识,力求用科学的方法保护孩子的眼睛。还有的家长自制视力保护计划表,详细记录孩子的用眼时间、户外活动时长以及饮食情况,希望通过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孩子的近视发展。
守护孩子明眸的“实用法则”
在电子屏幕普及、学业压力增加的当下,科学护眼已成为守护儿童视力健康的关键。对此,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儿童眼科医师王花结合临床经验,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护眼指南。
“20-20-20法则要牢记:每20分钟近距离用眼,就看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20秒。”王花解释,这一法则能有效缓解睫状肌紧张,避免视疲劳堆积。她特别提醒,无论是看书、写作业还是使用电子产品,都应严格遵守这一节奏,家长可以设置闹钟帮助孩子养成习惯。此外,连续用眼1小时后,最好起身活动5~10分钟,通过远眺、转动眼球等方式让眼睛彻底放松。
饮食调理则是护眼的隐形盾牌。如今,王花推荐的“彩虹食谱”正在家长圈流传:每周吃3次胡萝卜炒鸡蛋、每天一把蓝莓、用深海鱼替代油炸食品。“暑假里让孩子参与做饭,比如剥蓝莓、洗菠菜,既能减少看屏幕时间,又能培养孩子健康饮食习惯。”
另外,科学验光配镜是近视防控的关键。很多家长为了方便选择在眼镜店配镜,却不知道孩子很可能是假性近视,通过科学干预极有可能矫正。王花强调,12岁以下儿童首次配镜必须散瞳验光,否则可能因过度矫正导致近视加速发展。
除了以上要点,王花还补充了两项日常护眼细节:一是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每天2小时以上的自然光照射,能有效抑制眼轴增长,降低近视发生率;二是注意用眼环境,读写时保证光线充足柔和,避免在昏暗或强光下用眼,同时保持正确坐姿——眼睛与书本距离约33厘米,胸口离桌沿一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
帮孩子守护视力是一场持久战。暑假期间,当家长放下手机陪伴孩子打球,当孩子主动关掉游戏去观察星空,他们会看见更精彩的世界,看见更清晰的远方。
(白金鑫)
8月12日一大早,山西省眼科医院的小儿眼科门诊外已经排起长队。医院一楼大厅配镜店的验光仪器发出轻微的嗡鸣,11岁的昊昊下巴抵在托台上,眉头拧成了小疙瘩。“往左看,这个箭头朝向哪边,再往右看……”配镜医生手里的指示棒在视力表上来回移动,昊昊的眼睛跟着转动,最终还是摇了摇头。站在一旁的昊昊妈妈攥着衣角,指节泛白,三个月前孩子还能看清这一行的视标,现在却连更大一号的视标都看不清了。
验光室的门被推开,又一对等待验光的母女走了进来。“医生,孩子说看黑板越来越费劲,是不是该换副度数高点的眼镜?”妈妈的声音里带着急切,旁边的女儿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旧眼镜的鼻托。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像是藏着不愿被人看见的窘迫。
假期里的 “用眼危机”
“妈妈,我的眼睛好痒……”在山西省眼科医院的候诊区,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小男孩多乐揉着通红的眼角,手中的平板电脑屏幕还在闪烁着游戏画面。这个暑假,像多乐这样与电子设备为伴的孩子不在少数。“刚放暑假就报了三个线上辅导班,加上孩子自己刷短视频、打游戏,一天下来眼睛就没离开过屏幕。”多乐的母亲拿着孩子的视力检查单,边叹气边说。
诊室里,山西省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医师常敏正用裂隙灯为一个男孩检查眼睛,镜片下可见明显的结膜充血:“这是典型的视频终端综合征,今年暑期,我们每天的接诊量比平时增加了不少,最小的患者只有6岁。”
“电子设备的‘甜蜜陷阱’正在吞噬着孩子们的视力。”常敏说,她的一个刚上初中的患者,暑假期间每天早上8点开始线上编程课,午休时刷半个小时短视频,下午是英语直播课,晚上和同学组队打游戏到深夜,患者自述有时候眼睛干涩得像进了沙子,可即使这样也不休息,滴点眼药水后又继续玩。
在假期中,这样的作息安排在青少年群体中屡见不鲜,导致孩子们的视力问题愈发严重。常敏建议孩子要严格控制屏幕使用时间,同时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户外活动的缺失让孩子的视力失去了天然屏障。在高温预警频发的城市里,小区游乐场空荡荡,孩子们更多的是待在空调房里闭门不出。“上午怕晒,下午太热,傍晚又要上兴趣班,根本没时间在户外活动。”一位家长坦言,孩子在暑假的户外活动时间从每天2小时骤减到不足半小时。常敏指出,阳光照射能促进人体分泌多巴胺,有效抑制眼轴增长,长期缺乏户外活动的孩子,近视风险会增加3.2倍。
护眼路上的“多点发力”
为了避免孩子视力受损,家长张敏规定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是孩子的“电子禁入期”,还设立了“视力存折”,孩子每坚持1小时户外活动,可兑换15分钟游戏时间,目前,已积累23小时。为了学习更多的护眼妙招,张敏还加入了一个“护眼联盟群”,群里每天都有十余位家长分享护眼妙招,如用计时器控制屏幕时间、把书桌移到窗边、周末组织骑行活动等。
不过,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这场“护眼战”并不轻松。一位家长无奈表示,孩子会偷偷用老人的手机玩游戏,他在家安装智能摄像头监督,却引发了与孩子的争吵。其实,孩子们也有苦衷。11岁的朵朵说,同学都在玩新游戏、看热门电视剧,自己不玩、不看就插不上话,与同学们没有共同话题,因此,她与妈妈约定的时间常常超时。
为此,家长们也在积极寻求更科学的方法,以保护孩子视力——有的家长买防蓝光眼镜,有的则报名参加线下眼科专家讲座,学习专业护眼知识,力求用科学的方法保护孩子的眼睛。还有的家长自制视力保护计划表,详细记录孩子的用眼时间、户外活动时长以及饮食情况,希望通过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孩子的近视发展。
守护孩子明眸的“实用法则”
在电子屏幕普及、学业压力增加的当下,科学护眼已成为守护儿童视力健康的关键。对此,山西爱尔眼科医院儿童眼科医师王花结合临床经验,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护眼指南。
“20-20-20法则要牢记:每20分钟近距离用眼,就看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20秒。”王花解释,这一法则能有效缓解睫状肌紧张,避免视疲劳堆积。她特别提醒,无论是看书、写作业还是使用电子产品,都应严格遵守这一节奏,家长可以设置闹钟帮助孩子养成习惯。此外,连续用眼1小时后,最好起身活动5~10分钟,通过远眺、转动眼球等方式让眼睛彻底放松。
饮食调理则是护眼的隐形盾牌。如今,王花推荐的“彩虹食谱”正在家长圈流传:每周吃3次胡萝卜炒鸡蛋、每天一把蓝莓、用深海鱼替代油炸食品。“暑假里让孩子参与做饭,比如剥蓝莓、洗菠菜,既能减少看屏幕时间,又能培养孩子健康饮食习惯。”
另外,科学验光配镜是近视防控的关键。很多家长为了方便选择在眼镜店配镜,却不知道孩子很可能是假性近视,通过科学干预极有可能矫正。王花强调,12岁以下儿童首次配镜必须散瞳验光,否则可能因过度矫正导致近视加速发展。
除了以上要点,王花还补充了两项日常护眼细节:一是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每天2小时以上的自然光照射,能有效抑制眼轴增长,降低近视发生率;二是注意用眼环境,读写时保证光线充足柔和,避免在昏暗或强光下用眼,同时保持正确坐姿——眼睛与书本距离约33厘米,胸口离桌沿一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
帮孩子守护视力是一场持久战。暑假期间,当家长放下手机陪伴孩子打球,当孩子主动关掉游戏去观察星空,他们会看见更精彩的世界,看见更清晰的远方。
(白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