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众多河流的流向几乎都是自西向东,有一条河却是贯穿南北的。它连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连通中国浩瀚版图的一条至关重要的水路大命脉。这条河,就是中国大运河。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5年初,伴随着“京杭大运河连续4年实现全线水流贯通”的好消息,这本通识著作《唤醒沉睡的大运河》应运而生。可以说,它是专门为中国孩子创作的大运河人文科普书。全书打破了科普书的传统模式,无论形式、内容的呈现,还是背后的历史观都有很多看点和巧思,很值得一说。
这本《唤醒沉睡的大运河》采用了非常独特的第一人称叙事,大运河被拟人化,用“我”的口吻讲述前世今生……伴随娓娓道来的讲解,大运河的历史在孩子面前“具象化”了。从最开始的夫差修邗沟,直到尾声的现代化改造,全书把大运河在历史上的变化、时间节点、重要人物,全都一一呈现出来,就像上演了一场大运河历史剧,小读者不知不觉就看进去了。全书围绕大运河这个主题,串联起多学科内容,渗透了通识思维。此外,书中插图充满中式美学的独特气韵,充满着流动的美感,大运河的古韵今风,从过去翩翩而至,又向未来款款而行。考虑到孩子的接受程度,书中的大部分插图都是大场景,融情入景,让小读者“一秒钟”亲临历史现场。
历史题材的书不仅内容要严谨,插图更要严谨,本书插图的很多细节都需要参照史学著作,也需要经过团队多次讨论,因此创作过程异常艰辛,绘制过程足足用了两年时间。
书中的手绘图并不是为了插图而插图,而是把文字中无法表现的场景,通过插图转化为艺术化语言。小读者其实很难理解抽象的历史,但经过这种艺术化的处理和表达,一下子就能明白,对大运河的理解也更加立体。除了场景的刻画,创作团队还还原了很多古地图、古画。雅趣童真的绘画风格,细致入微的匠心打造,为小读者再现大运河的风貌,呈现出一幅绝美的大运河历史画卷。
这本大运河读本力图使读者产生这样的感受:大运河是“活”的,它跟人一样有着喜怒哀乐。在动情的叙述中,读者很容易与之共情。在共情中,读者就可以理解在不同时期大运河的发展转变。
大运河在时间长河中已经流淌了2500多年,日积月累冲刷而过的,不仅有泥沙,还有沉淀在岁月里的生命力。希望读者能在认真阅读这本书后,真正体会到、领略到这份生命力。
(郭 芳)
中国众多河流的流向几乎都是自西向东,有一条河却是贯穿南北的。它连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连通中国浩瀚版图的一条至关重要的水路大命脉。这条河,就是中国大运河。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5年初,伴随着“京杭大运河连续4年实现全线水流贯通”的好消息,这本通识著作《唤醒沉睡的大运河》应运而生。可以说,它是专门为中国孩子创作的大运河人文科普书。全书打破了科普书的传统模式,无论形式、内容的呈现,还是背后的历史观都有很多看点和巧思,很值得一说。
这本《唤醒沉睡的大运河》采用了非常独特的第一人称叙事,大运河被拟人化,用“我”的口吻讲述前世今生……伴随娓娓道来的讲解,大运河的历史在孩子面前“具象化”了。从最开始的夫差修邗沟,直到尾声的现代化改造,全书把大运河在历史上的变化、时间节点、重要人物,全都一一呈现出来,就像上演了一场大运河历史剧,小读者不知不觉就看进去了。全书围绕大运河这个主题,串联起多学科内容,渗透了通识思维。此外,书中插图充满中式美学的独特气韵,充满着流动的美感,大运河的古韵今风,从过去翩翩而至,又向未来款款而行。考虑到孩子的接受程度,书中的大部分插图都是大场景,融情入景,让小读者“一秒钟”亲临历史现场。
历史题材的书不仅内容要严谨,插图更要严谨,本书插图的很多细节都需要参照史学著作,也需要经过团队多次讨论,因此创作过程异常艰辛,绘制过程足足用了两年时间。
书中的手绘图并不是为了插图而插图,而是把文字中无法表现的场景,通过插图转化为艺术化语言。小读者其实很难理解抽象的历史,但经过这种艺术化的处理和表达,一下子就能明白,对大运河的理解也更加立体。除了场景的刻画,创作团队还还原了很多古地图、古画。雅趣童真的绘画风格,细致入微的匠心打造,为小读者再现大运河的风貌,呈现出一幅绝美的大运河历史画卷。
这本大运河读本力图使读者产生这样的感受:大运河是“活”的,它跟人一样有着喜怒哀乐。在动情的叙述中,读者很容易与之共情。在共情中,读者就可以理解在不同时期大运河的发展转变。
大运河在时间长河中已经流淌了2500多年,日积月累冲刷而过的,不仅有泥沙,还有沉淀在岁月里的生命力。希望读者能在认真阅读这本书后,真正体会到、领略到这份生命力。
(郭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