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发射
说起卫星发射,人们无不肃然起敬。那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一家人观看了一次震撼的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发射卫星的壮观场景,它就像一支银灰色的巨大钢笔插在发射台上,尖尖的脑袋直戳夜空。我悄悄地感慨了一声:“这可是我第一次这么近看到真火箭呀!”
突然,地面猛地喷出橘红色的火焰。那火焰像炸开的火山,“轰”的一声巨响震得我耳朵“嗡嗡”响,脚下的土地都在“抖”。火箭“嗖”地窜起来,尾巴拖着亮闪闪的光带,越飞越高,原本像大楼一样高大的身影,慢慢缩成一颗会跑的星星,最后“钻”进云层不见了。我仰着头看得脖子都酸了,心想:“真是太震撼了,中国科技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
后来听老师说,发射场里藏着好多“大秘密”:比如那个像巨型锅盖的雷达,可以实时追踪火箭的位置。还有海上发射平台像会移动的舞台,不过火箭不能太重,不然就像小马拉大车会“累坏”的。最让我骄傲的是,祖国的火箭“喝”的是液氧和煤油,“打嗝”都只吐清水,是名副其实的“环保小卫士”。
这次的参观,让我感受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魅力,也为我们国家的强大感到自豪。我现在要把科学课的知识牢牢记住,以后也希望能穿上航天服,在发射场里为火箭“倒计时”,以后为中国航天事业作贡献,让更多带着中国梦想的火箭,像流星一样划过天空!
(吕梁市离石区龙凤小学 成祖安)
筑梦苍穹
在假期里,我参观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世俗的纷扰,置身于此,浩瀚星空的梦想触手可及。抬头望去,湛蓝的天空下,每一次发射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与智慧。这次参观不仅让我领略了航天科技的壮丽画卷,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类探索宇宙的艰辛与执着。真是一次令人难忘又愉快的经历。
一大早,我和姐姐就来到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我和姐姐在北京时间2025年6月6日04时45分,亲眼看见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托举着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发射升空。当倒计时响起,火焰从发动机喷口喷射而出,巨大的推力推动着火箭腾空而起。首先是视觉上的震撼,火箭如同一条火龙,直冲云霄,照亮了整个天空。随后,轰鸣声传来,震耳欲聋,仿佛整个大地都在震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自豪。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人类向宇宙发出的呐喊,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与创新的魅力。火箭升空的瞬间,如喷薄朝阳般照亮人类探索宇宙的希望。我意识到这背后凝聚着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血与坚守。它象征着中国在科技领域的不断突破,也象征着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日益崛起。这枚卫星,承载着无数科研人员的汗水与智慧,也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待与希望。
追梦不息,奋斗不止。休息片刻后,我和姐姐又去看了卫星的各种简介,从设计到制造,从测试到发射,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每一个细节都追求完美。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只为让人类的足迹能够踏得更远,探索未知的宇宙奥秘。从中我还知道了为国家航空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钱学森、梁守槃等23位科学家先辈们,还看到了许多模型和图片,从中我感受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强大和壮丽。
以前我只知道航天是要飞上天,却没有想到它还有这么多的细节和历史,这些东西都让我很好奇,很向往。接着,我和姐姐又来到了发射场,发射场内安静肃穆,发射塔架傲然挺立,仿佛在默默守护着祖国的蓝天,我仰望着这巨大的火箭发射架,不禁感到敬畏和自豪。在这里,我了解到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每一次发射都需要经过精密的计算和仔细的安排。这些都让我对航天科技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我也为生在这样伟大的国家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从 “神舟一号”首飞成功,到神舟系列飞船的持续突破,再到“嫦娥”探月和“天问”探火的壮举,每一步都凝聚着航天人的智慧与勇气。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的默默奉献。他们在戈壁深处坚守,用知识和热情推动着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向前。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航天事业不仅是科技的较量,更是精神的传承。
参观结束后,我被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所震撼和感动,心中充满了敬意与感慨。发射中心不仅是一个科研基地,更是一个精神的高地。它象征着中华民族不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精神。这里的每一项成就,都是中国航天用智慧与汗水铸就的丰碑。在开阔的发射广场上,巍峨的发射塔架直指苍穹,勾勒出中国航天未来的宏伟蓝图。
参观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不仅是一次视觉的震撼,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口号的喊响,而在于实际行动的坚持。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辛勤努力,他们的付出让国家更加强大。愿我们每个少年都能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能量,做自己生命之舟的掌舵人。我相信,只要我们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自己的浩瀚星空!
(吕梁市离石区朝阳小学 王皓轩)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北京时间2025年6月6日04时4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80次飞行。”听到这段话,我无比欣喜,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旅程。当太阳冲破黎明那一刻,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升空,我心中泛起惊涛骇浪,久久不能平息。
那天是凌晨04:45,我们来到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到达参观起点,在这里我切身体会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艰辛,感受到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进步。在基地中有很多介绍中国航天发展的板块,听着讲解员的介绍,我不禁感慨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之快,路程之艰辛。中国在航天领域方面创造了太多奇迹,我看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那一座座高楼,心中的敬畏感油然而生。接着我们去了红色基地,那里有很多抗战时期的装备,有战士生活过的痕迹,还有很多令人悲痛的故事。
小时候我总是抬头仰望那浩瀚的星空,指着星空问爷爷:“爷爷那是什么?”爷爷说:“那是已逝者的亡魂在遥远的天际中爱着你。”现在我终于知道那满天的星光是什么,那是照亮我前进之路的火光。
近20年来,中国在航天事业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这是千万中国人努力的成果,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在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一路走来,步步都是艰辛。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无数科学家丝毫没有退缩,他们在反复的实验与尝试中取得了胜利,这是中国在科技之路上的长征。
在光明冲破黑暗那一刻,火箭携带卫星升空形成一幅壮阔画卷。火箭承载着无数中国人民的希望起航,承载着无数中国科研工作人员的心血起航,我的泪水充满眼眶,最终夺眶而出,心中的震撼难以言喻。火箭在空中划出了一个完美的弧线,一次分离,二次分离,最终它冲破天际飞到了浩瀚无垠的宇宙当中,只在空中留下了一条弧线。那条弧线闪烁着绚丽的光芒,其中红色尤为耀眼。
“中国”这个词本就是让无数中国人所骄傲、自豪的!回望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在科技领域方面的长征从未停下,也不会停下。
“宇宙”这个词从虚无缥缈变得真切,这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去往太空不再是毫无可能,而是可以切身感受,这是无数科研人员努力的成果。航天再也不是一场梦,而是可以体会的现实,这是科研发展的表现。
从今天起,我的未来不再是一场迷茫的旅途,而是一片旷野。就让我们成为一只自由翱翔的鸟在天空中自由起航,去飞往更为辽阔的天地,去开辟最为广阔的世界,向下一个更好的未来迈进。
(吕梁市第四中学 王 誉)
卫星发射
说起卫星发射,人们无不肃然起敬。那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一家人观看了一次震撼的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发射卫星的壮观场景,它就像一支银灰色的巨大钢笔插在发射台上,尖尖的脑袋直戳夜空。我悄悄地感慨了一声:“这可是我第一次这么近看到真火箭呀!”
突然,地面猛地喷出橘红色的火焰。那火焰像炸开的火山,“轰”的一声巨响震得我耳朵“嗡嗡”响,脚下的土地都在“抖”。火箭“嗖”地窜起来,尾巴拖着亮闪闪的光带,越飞越高,原本像大楼一样高大的身影,慢慢缩成一颗会跑的星星,最后“钻”进云层不见了。我仰着头看得脖子都酸了,心想:“真是太震撼了,中国科技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
后来听老师说,发射场里藏着好多“大秘密”:比如那个像巨型锅盖的雷达,可以实时追踪火箭的位置。还有海上发射平台像会移动的舞台,不过火箭不能太重,不然就像小马拉大车会“累坏”的。最让我骄傲的是,祖国的火箭“喝”的是液氧和煤油,“打嗝”都只吐清水,是名副其实的“环保小卫士”。
这次的参观,让我感受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魅力,也为我们国家的强大感到自豪。我现在要把科学课的知识牢牢记住,以后也希望能穿上航天服,在发射场里为火箭“倒计时”,以后为中国航天事业作贡献,让更多带着中国梦想的火箭,像流星一样划过天空!
(吕梁市离石区龙凤小学 成祖安)
筑梦苍穹
在假期里,我参观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世俗的纷扰,置身于此,浩瀚星空的梦想触手可及。抬头望去,湛蓝的天空下,每一次发射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与智慧。这次参观不仅让我领略了航天科技的壮丽画卷,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类探索宇宙的艰辛与执着。真是一次令人难忘又愉快的经历。
一大早,我和姐姐就来到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我和姐姐在北京时间2025年6月6日04时45分,亲眼看见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托举着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发射升空。当倒计时响起,火焰从发动机喷口喷射而出,巨大的推力推动着火箭腾空而起。首先是视觉上的震撼,火箭如同一条火龙,直冲云霄,照亮了整个天空。随后,轰鸣声传来,震耳欲聋,仿佛整个大地都在震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自豪。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人类向宇宙发出的呐喊,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与创新的魅力。火箭升空的瞬间,如喷薄朝阳般照亮人类探索宇宙的希望。我意识到这背后凝聚着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血与坚守。它象征着中国在科技领域的不断突破,也象征着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日益崛起。这枚卫星,承载着无数科研人员的汗水与智慧,也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待与希望。
追梦不息,奋斗不止。休息片刻后,我和姐姐又去看了卫星的各种简介,从设计到制造,从测试到发射,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每一个细节都追求完美。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只为让人类的足迹能够踏得更远,探索未知的宇宙奥秘。从中我还知道了为国家航空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钱学森、梁守槃等23位科学家先辈们,还看到了许多模型和图片,从中我感受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强大和壮丽。
以前我只知道航天是要飞上天,却没有想到它还有这么多的细节和历史,这些东西都让我很好奇,很向往。接着,我和姐姐又来到了发射场,发射场内安静肃穆,发射塔架傲然挺立,仿佛在默默守护着祖国的蓝天,我仰望着这巨大的火箭发射架,不禁感到敬畏和自豪。在这里,我了解到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每一次发射都需要经过精密的计算和仔细的安排。这些都让我对航天科技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我也为生在这样伟大的国家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从 “神舟一号”首飞成功,到神舟系列飞船的持续突破,再到“嫦娥”探月和“天问”探火的壮举,每一步都凝聚着航天人的智慧与勇气。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的默默奉献。他们在戈壁深处坚守,用知识和热情推动着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向前。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航天事业不仅是科技的较量,更是精神的传承。
参观结束后,我被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所震撼和感动,心中充满了敬意与感慨。发射中心不仅是一个科研基地,更是一个精神的高地。它象征着中华民族不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精神。这里的每一项成就,都是中国航天用智慧与汗水铸就的丰碑。在开阔的发射广场上,巍峨的发射塔架直指苍穹,勾勒出中国航天未来的宏伟蓝图。
参观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不仅是一次视觉的震撼,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口号的喊响,而在于实际行动的坚持。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辛勤努力,他们的付出让国家更加强大。愿我们每个少年都能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能量,做自己生命之舟的掌舵人。我相信,只要我们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自己的浩瀚星空!
(吕梁市离石区朝阳小学 王皓轩)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北京时间2025年6月6日04时4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80次飞行。”听到这段话,我无比欣喜,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旅程。当太阳冲破黎明那一刻,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升空,我心中泛起惊涛骇浪,久久不能平息。
那天是凌晨04:45,我们来到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到达参观起点,在这里我切身体会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艰辛,感受到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进步。在基地中有很多介绍中国航天发展的板块,听着讲解员的介绍,我不禁感慨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之快,路程之艰辛。中国在航天领域方面创造了太多奇迹,我看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那一座座高楼,心中的敬畏感油然而生。接着我们去了红色基地,那里有很多抗战时期的装备,有战士生活过的痕迹,还有很多令人悲痛的故事。
小时候我总是抬头仰望那浩瀚的星空,指着星空问爷爷:“爷爷那是什么?”爷爷说:“那是已逝者的亡魂在遥远的天际中爱着你。”现在我终于知道那满天的星光是什么,那是照亮我前进之路的火光。
近20年来,中国在航天事业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这是千万中国人努力的成果,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在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一路走来,步步都是艰辛。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无数科学家丝毫没有退缩,他们在反复的实验与尝试中取得了胜利,这是中国在科技之路上的长征。
在光明冲破黑暗那一刻,火箭携带卫星升空形成一幅壮阔画卷。火箭承载着无数中国人民的希望起航,承载着无数中国科研工作人员的心血起航,我的泪水充满眼眶,最终夺眶而出,心中的震撼难以言喻。火箭在空中划出了一个完美的弧线,一次分离,二次分离,最终它冲破天际飞到了浩瀚无垠的宇宙当中,只在空中留下了一条弧线。那条弧线闪烁着绚丽的光芒,其中红色尤为耀眼。
“中国”这个词本就是让无数中国人所骄傲、自豪的!回望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在科技领域方面的长征从未停下,也不会停下。
“宇宙”这个词从虚无缥缈变得真切,这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去往太空不再是毫无可能,而是可以切身感受,这是无数科研人员努力的成果。航天再也不是一场梦,而是可以体会的现实,这是科研发展的表现。
从今天起,我的未来不再是一场迷茫的旅途,而是一片旷野。就让我们成为一只自由翱翔的鸟在天空中自由起航,去飞往更为辽阔的天地,去开辟最为广阔的世界,向下一个更好的未来迈进。
(吕梁市第四中学 王 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