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巡礼> 文章详情
古城少年与前沿科技的“碰撞” ——2025环梦AI智能机器人科普展太原站见闻
来源:青少年创新科技网 时间:2025-04-29

  当历史古城邂逅前沿科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4月18日起,2025环梦AI智能机器人科普展太原站在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场为期三天的科普展会专为青少年打造,以“科技赋能未来 智慧启迪梦想”为主题,集结了30余种前沿智能机器人,涵盖工业、艺术、教育、医疗等领域,吸引了数万名家长与孩子共同参观。展会现场人流如织,科技与童真碰撞,为这座历史名城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1.jpg

  机器人的“十八般武艺”

  走进展馆,仿佛踏入一座未来之城。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会跳舞的机器人!”在舞蹈机器人展区,五年级小学生王国庆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上整齐划一的机器人方阵。这些由机器人组成的舞蹈团队,通过AI算法实现了毫秒级动作同步,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震撼场景。

  不远处,一场“机器人足球赛”激战正酣:身高不足半米的足球机器人凭借超强算力预判对手动作,以精准的走位和爆发力完成抢断射门,引得围观孩子们欢呼雀跃。

  “妈妈快看!那个机器人会写毛笔字!”随着8岁男孩李昊然的惊呼声,书法机器人正挥动机械臂,在宣纸上写下“科技兴国”四个遒劲大字。展区负责人张兰介绍:“机器人还能根据观众的姓名现场创作。”

  在工业科技区,全球首款可商业化量产的轮式双臂人形机器人“旺达”成为焦点。它正用灵活的双臂制作汉堡,动作行云流水。“旺达的关节自由度覆盖人体上肢90%的动作,未来可替代人类在高温、辐射等危险环境中作业。”技术讲解员的话音刚落,“旺达”突然转向观众席,将做好的汉堡递给现场观众,顿时引起大家一片笑声。

  从家庭陪伴到生命守护

  “儿子在国外工作,如果有小九陪伴,家里就热闹多了。”在家庭服务展区,一幕温馨场景正在上演,银发老人王奶奶轻抚“小九仿真机器人”的头部告诉记者,“它看上去真的和真人一模一样。”这款仿真机器人,拥有和人类相似的外形,还能同观众自然交流,可覆盖日常对话、知识问答等,是能倾听、回应、陪伴的伙伴,为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隔壁展台,专为儿童设计的“BABY ALPHA机械狗”被孩子们团团围住。大家好奇地打量着这款形似柯基犬,不仅能辅导作业,还能充当英语语伴、进行家庭联络的AI萌宠。“它比平板电脑更有温度。”家长刘女士说,“孩子和机械狗互动时,眼神都是发亮的。”

  中医药展台前,AI中医机器人“小易易测”正在为观众把脉。观众将手放到智能传感器上,不一会儿,眼前的屏幕上就出现了诊断结果。AI中医机器人能通过智能传感器采集脉象、舌象等数据,融合中医智慧与AI技术,给出体质分析和养生建议。“机器人建议我多吃山药薏米粥,和上周老中医说的居然一样!”带着孩子前去体验的赵先生啧啧称奇。负责讲解的工作人员刘茜介绍:“‘小易易测’不仅能在中医诊所辅助医生诊断,还能为社区居民做健康筛查。”

  儿童健康区同样排起长龙,晨检机器人“小卫”正在为孩子们进行体检。它能在3秒内完成体温、手口检查及脊柱侧弯筛查。当检测到6岁男孩康康的视力异常时,机器人立即用卡通语音提醒:“小主人要注意眼睛休息哦,现在开始播放护眼体操!”康康母亲感慨:“以前孩子抗拒体检,现在追着机器人要检查。”

  人气最为火爆的当属会场中央的熊猫机器人。它身形高大威猛,搭配极具科技感的机械铠甲身躯,在熙熙攘攘的展会现场鹤立鸡群,小朋友们纷纷和它合影留念。这款机器人的双足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在超出人类极限的恶劣环境中发挥巨大作用。比如在地震废墟等复杂恶劣环境中执行搜索任务,能凭借灵活的双足跨越障碍,辅助人类开展工作。

  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身着一身白色长袍汉服的“李白机器人”摇头晃脑地吟诵《将进酒》,还即兴解析诗歌意境。生动的画面让古诗背诵变得妙趣横生。10岁的张梓涵兴奋地说:“这比在学校背书好玩多了!”

  在传统文化与人工智能的交汇区,一场无声的“人机博弈”正在上演。围棋展台前,10岁的陈子轩紧盯着棋盘,指尖的白子悬而未落。他对面的下棋机器人机械臂轻抬,一枚黑子稳稳落下,引发围观人群一阵低呼。“它开局走定式像教科书,中盘却突然变招,像是能看透我的意图!”连输三局后,陈子轩盯着复盘界面感叹。这款搭载强化学习算法的机器人,能根据对手水平动态调整策略,既可为新手拆解棋理,也能与职业棋手切磋。

  “我们特意从清徐过来的。”带着双胞胎女儿的张先生说,“这种沉浸式体验比教科书生动百倍。”多位家长提到,孩子观展后主动要求报名编程班。而从事IT行业的刘先生则更关注技术细节:“小米机械狗的步态控制算法很惊艳,说明国内仿生机器人正在突破核心关节技术。”

  “这次展会让我看到了科技改变世界的力量。”12岁的张宇航在体验完“自动驾驶”项目后说,“我希望未来能研发出更智能的救援机器人,帮助更多在灾难中受困的人。”

  夜幕降临,展馆外的星空与馆内流动的科技之光交相辉映。在这场科技盛宴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前沿技术的突破,更感受到了科技的人文温度。或许在不远的未来,这些被科技照亮的青少年的梦想,终将成长为推动时代前行的力量。

(任皓羽 图/文)


  当历史古城邂逅前沿科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4月18日起,2025环梦AI智能机器人科普展太原站在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场为期三天的科普展会专为青少年打造,以“科技赋能未来 智慧启迪梦想”为主题,集结了30余种前沿智能机器人,涵盖工业、艺术、教育、医疗等领域,吸引了数万名家长与孩子共同参观。展会现场人流如织,科技与童真碰撞,为这座历史名城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1.jpg

  机器人的“十八般武艺”

  走进展馆,仿佛踏入一座未来之城。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会跳舞的机器人!”在舞蹈机器人展区,五年级小学生王国庆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上整齐划一的机器人方阵。这些由机器人组成的舞蹈团队,通过AI算法实现了毫秒级动作同步,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震撼场景。

  不远处,一场“机器人足球赛”激战正酣:身高不足半米的足球机器人凭借超强算力预判对手动作,以精准的走位和爆发力完成抢断射门,引得围观孩子们欢呼雀跃。

  “妈妈快看!那个机器人会写毛笔字!”随着8岁男孩李昊然的惊呼声,书法机器人正挥动机械臂,在宣纸上写下“科技兴国”四个遒劲大字。展区负责人张兰介绍:“机器人还能根据观众的姓名现场创作。”

  在工业科技区,全球首款可商业化量产的轮式双臂人形机器人“旺达”成为焦点。它正用灵活的双臂制作汉堡,动作行云流水。“旺达的关节自由度覆盖人体上肢90%的动作,未来可替代人类在高温、辐射等危险环境中作业。”技术讲解员的话音刚落,“旺达”突然转向观众席,将做好的汉堡递给现场观众,顿时引起大家一片笑声。

  从家庭陪伴到生命守护

  “儿子在国外工作,如果有小九陪伴,家里就热闹多了。”在家庭服务展区,一幕温馨场景正在上演,银发老人王奶奶轻抚“小九仿真机器人”的头部告诉记者,“它看上去真的和真人一模一样。”这款仿真机器人,拥有和人类相似的外形,还能同观众自然交流,可覆盖日常对话、知识问答等,是能倾听、回应、陪伴的伙伴,为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隔壁展台,专为儿童设计的“BABY ALPHA机械狗”被孩子们团团围住。大家好奇地打量着这款形似柯基犬,不仅能辅导作业,还能充当英语语伴、进行家庭联络的AI萌宠。“它比平板电脑更有温度。”家长刘女士说,“孩子和机械狗互动时,眼神都是发亮的。”

  中医药展台前,AI中医机器人“小易易测”正在为观众把脉。观众将手放到智能传感器上,不一会儿,眼前的屏幕上就出现了诊断结果。AI中医机器人能通过智能传感器采集脉象、舌象等数据,融合中医智慧与AI技术,给出体质分析和养生建议。“机器人建议我多吃山药薏米粥,和上周老中医说的居然一样!”带着孩子前去体验的赵先生啧啧称奇。负责讲解的工作人员刘茜介绍:“‘小易易测’不仅能在中医诊所辅助医生诊断,还能为社区居民做健康筛查。”

  儿童健康区同样排起长龙,晨检机器人“小卫”正在为孩子们进行体检。它能在3秒内完成体温、手口检查及脊柱侧弯筛查。当检测到6岁男孩康康的视力异常时,机器人立即用卡通语音提醒:“小主人要注意眼睛休息哦,现在开始播放护眼体操!”康康母亲感慨:“以前孩子抗拒体检,现在追着机器人要检查。”

  人气最为火爆的当属会场中央的熊猫机器人。它身形高大威猛,搭配极具科技感的机械铠甲身躯,在熙熙攘攘的展会现场鹤立鸡群,小朋友们纷纷和它合影留念。这款机器人的双足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在超出人类极限的恶劣环境中发挥巨大作用。比如在地震废墟等复杂恶劣环境中执行搜索任务,能凭借灵活的双足跨越障碍,辅助人类开展工作。

  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身着一身白色长袍汉服的“李白机器人”摇头晃脑地吟诵《将进酒》,还即兴解析诗歌意境。生动的画面让古诗背诵变得妙趣横生。10岁的张梓涵兴奋地说:“这比在学校背书好玩多了!”

  在传统文化与人工智能的交汇区,一场无声的“人机博弈”正在上演。围棋展台前,10岁的陈子轩紧盯着棋盘,指尖的白子悬而未落。他对面的下棋机器人机械臂轻抬,一枚黑子稳稳落下,引发围观人群一阵低呼。“它开局走定式像教科书,中盘却突然变招,像是能看透我的意图!”连输三局后,陈子轩盯着复盘界面感叹。这款搭载强化学习算法的机器人,能根据对手水平动态调整策略,既可为新手拆解棋理,也能与职业棋手切磋。

  “我们特意从清徐过来的。”带着双胞胎女儿的张先生说,“这种沉浸式体验比教科书生动百倍。”多位家长提到,孩子观展后主动要求报名编程班。而从事IT行业的刘先生则更关注技术细节:“小米机械狗的步态控制算法很惊艳,说明国内仿生机器人正在突破核心关节技术。”

  “这次展会让我看到了科技改变世界的力量。”12岁的张宇航在体验完“自动驾驶”项目后说,“我希望未来能研发出更智能的救援机器人,帮助更多在灾难中受困的人。”

  夜幕降临,展馆外的星空与馆内流动的科技之光交相辉映。在这场科技盛宴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前沿技术的突破,更感受到了科技的人文温度。或许在不远的未来,这些被科技照亮的青少年的梦想,终将成长为推动时代前行的力量。

(任皓羽 图/文)